80年前的今天、1945年11月20日,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在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纽伦堡市设立国际军事法庭,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的主要战犯进行审判,史称“纽伦堡审判”。 这一审判开创了通过国际法律程序清算战争罪行的先河。
历史影像见证纳粹判决
纽伦堡,曾经是纳粹党代表举行集会的城市,也是反犹太种族法——《纽伦堡种族法》颁布的地方。在这里举行对纳粹战犯的审判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这场审判从一开始,德国纳粹战犯就拒不认罪。在二战结束前,纳粹德国头目希特勒已经自杀,赫尔曼·戈林作为他的副手、纳粹政权二号人物,就成为了出庭受审纳粹战犯中的最高层级人物。他甚至还想在审判前发表演讲为自己辩护,但是被法官驳回。
1945年11月20日至1946年10月1日,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共开庭403次,进行公诉、辩论和审判,传讯了上千名证人和知情人,法庭办案人员查阅了几十万份文件。包括赫尔曼·戈林在内的24名主要战犯经过218天审理,最终12人被判处死刑,7人被判无期或有期徒刑。这些判决最终得到了有效执行。点击视频,通过一段德国国家档案馆馆藏纽伦堡审判的历史影像,一起回顾这场意义非凡的审判。
“纽伦堡审判是德国反思的起点”
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来,作为当年发动世界大战的日本和德国,对其法西斯罪行却采取截然不同的态度。日本尚未充分反省和正视侵略历史,反观德国,战后德国历届领导人都明确承认,希特勒德国发动侵略战争,德国对其后果“全面承担责任”,并向受害国人民“认罪、道歉”“请求宽恕”。
德国纽伦堡审判纪念馆馆长尼娜·卢茨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表示,承认侵略战争历史、防止悲剧重演,已经成为德国社会的主流共识,而纽伦堡审判则是战后德国反思的起点。
战后的德国把反思作为一种教育,这种教育不仅体现在课堂上、体现在课本中,更体现在一座座纪念馆里。纽伦堡审判留下的不仅仅是一份档案,更是一种警醒,提醒人们让历史不再重演。
正视历史 才能赢得国际社会尊重
纽伦堡审判已经过去了80年,但是它仍然提醒着世界,反思历史不是为了停留在过去,而是为了更清醒地走向未来。
德国历史学家、德国无条件投降签字举行地卡尔斯霍斯特博物馆馆长穆雷表示,二战虽然胜利了80年,但是德国对所有的受害者依然负有历史责任,正是因为德国社会铭记了战争对受害者的伤害、清楚地认识了战争的责任和纳粹德国的历史,德国才会被欧洲乃至全世界重新接纳。
国际纽伦堡原则研究院教授彼得罗相则表示,纽伦堡审判应当成为其他国家正视自身历史的典范。
战后德国用几十年的努力告诉世人,必须勇于直面过去的侵略和曾经的历史,正视对历史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世界的尊重。
来源:CMG国际时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