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从2022年开始就加大了对半导体行业的管制力度,主要针对中国获取先进芯片技术。那年7月,美国政府就找上荷兰当局,敦促他们别让阿斯麦卖关键光刻机给中国企业。这些机器是生产芯片的核心工具,没它们就没法造出高端芯片。荷兰那边一开始没完全答应,但压力越来越大。2023年1月底,美国、日本和荷兰达成一个协议,同意限制向中国出口先进半导体设备。荷兰政府承诺对某些高端光刻机实施出口许可要求,阿斯麦作为荷兰企业,只能跟着调整产品线。
结果,阿斯麦的极紫外光刻机这类顶尖型号,从那以后就没法卖到中国了,但深紫外光刻机这些用于成熟工艺的设备,还能继续供应。阿斯麦管理层当时评估了供应链,发现设备里的美国零部件比例不高,大概只占少部分,这让他们在处理订单时有点回旋余地。2023年3月,阿斯麦向荷兰议会递交报告,解释了这个情况,为后续操作打下基础。美国国务院那年4月派人去荷兰,明确要求阿斯麦停掉所有对华光刻机销售,包括那些不算最先进的型号。但阿斯麦高层在会上没松口,说公司得顾及全球市场需求,不能随便中断合同。
2023年6月底,荷兰政府正式出新规,从9月1日起生效,阿斯麦得为特定设备申请出口许可证。公司赶紧内部审核,看看手头订单哪些能过关,同时告诉中国客户可能会有延误。2023年7月,阿斯麦从荷兰费尔德霍芬工厂发了多批深紫外光刻机到中国,用于汽车和消费电子芯片生产,这些都拿到了荷兰当局的批准。美国商务部2023年8月又发新指导,扩大管制范围到更多半导体工具,阿斯麦还是坚持自己欧洲企业的定位,没把禁运扩展到所有产品。
2023年10月17日,美国更新出口管制规则,禁止向中国出口包括光刻机在内的设备,还要求美国员工别参与中国芯片技术支持。阿斯麦马上让美国籍员工停掉对中国客户的现场服务,但整体出口计划没大变。公司检查了组件,发现只影响约5%的对华订单,大部分还能继续。2023年11月,阿斯麦和中国企业签了新合同,供应用于手机和电脑芯片的设备,这些通过荷兰许可系统过了关。
2024年1月1日,荷兰政府撤回了阿斯麦2023年的一些出口许可证,导致几批高端机没法发,但深紫外型号没问题,继续从欧洲港口运到中国。阿斯麦那年2月向欧盟委员会报告,重申遵守本地法规,避免美国单方面施压全面落地。2024年4月24日,阿斯麦首席执行官彼得·温尼克在财报会上说,美国限制了用美国备件的设备服务,但公司靠本地库存维持对中国客户的支持。2024年9月7日,荷兰又扩展出口管制,阿斯麦得为更多设备申请许可,但公司早准备了材料,确保对华供应链没大断。
2024年12月2日,阿斯麦发声明,说更新限制对2025年销售影响在预期内,中国业务占比约20%。2025年1月15日,荷兰政府改了出口措施,从4月1日起生效,进一步细化许可流程,但阿斯麦的成熟工艺设备出口没受阻。2025年1月17日,荷兰政府决定不公开大多数阿斯麦对华销售的双用出口数据,这简化了报告。
2025年第一季度,阿斯麦向中国发了多台光刻机,用于工业应用,还扩大了上海维修中心。2025年10月15日,阿斯麦公布第三季度财报,净销售75亿欧元,中国市场占比高,但预计2026年中国销售会正常化。这些事一步步显示,美国管制下,阿斯麦靠欧盟和荷兰渠道保住了部分出口,没完全停掉。
阿斯麦首席财务官罗杰·达森在2023年10月18日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直说,公司是欧洲企业,光刻机里的美国零部件少,新管制只影响约5%的对华出口订单。出口规则没变,全年出货目标稳住。达森强调,阿斯麦总部在荷兰,受欧盟法规管,不是美国说了算,这给了拒绝全面禁运的底气。2023年11月,阿斯麦和中国半导体厂续签协议,涉及深紫外光刻机,用于7纳米以上芯片,这些协议很快就通过荷兰许可。
公司董事会看了全球市场数据,中国占销售额20%多,中断会亏本,所以优先处理合规订单。2023年12月,阿斯麦发了23台设备到中国,用于汽车和手机芯片,还在上海建新维修中心,招本地工程师提高效率。2024年1月,荷兰撤部分许可证,阿斯麦改供应不受限型号,继续执行合同。公司高层和美国国务院视频会,没答应停所有销售的提议,没签合作协议。2024年2月,阿斯麦年度报告确认,中国需求推高销售额,顶住了美国停非先进设备出口的要求。2024年4月,首席执行官彼得·温尼克采访中说,没法供极紫外机,但深紫外型号会继续发到中国,用于消费电子。
阿斯麦注意到中国买家转向日本供应商,所以2024年第一季度加大对华投资,扩员巩固份额。2024年7月,阿斯麦和中国企业搞联合培训,帮助客户用好设备,避免服务断档。2024年9月,荷兰新管制生效,阿斯麦递了多份申请,覆盖对华深紫外机,这些很快就批了。公司管理层算风险,如果全听美国的,可能丢掉中国市场,所以坚持欧洲框架。2024年10月,阿斯麦发一批设备到中国,用于电脑芯片,还升级维修设施支持库存。
2024年12月,公司声明限制不会改整体出货,对华出口继续。2025年1月,阿斯麦和中国客户签新订单,供工业芯片设备,这些符合荷兰改后措施。2025年4月1日,新规则实施,阿斯麦顺利拿许可,继续发货。2025年第三季度,阿斯麦净销售75亿欧元,中国占比近一半,公司说2025年总销售涨15%,但重申作为欧洲企业,会独立处理对华业务。达森在2024年10月16日财报中说,美国管制影响中国销售,但公司整体展望好,中国占比会回落到20%。
2025年10月15日,达森又说,中国销售降不是囤货问题,而是正常调整,还说公司为中国稀土管制准备好,有库存维持生产。荷兰首相马克·吕特2023年议会辩论中说,别完全孤立中国,得自己定对华政策,这帮了阿斯麦。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2022年11月4日访华后,说和中国断贸易是错的,得保持合作。
朔尔茨2024年4月14日再访华,重申中国是贸易伙伴,推动德国企业合作。2025年11月17日,德国和中国同意加强商业联系,缓和贸易紧张,给阿斯麦这类欧洲企业松口气。公司通过这些表态和行动,保持了对华光刻机出口,没让美国施压全盘得逞。
欧洲国家慢慢调对华策略,荷兰德国强调独立,中国半导体业加速本土化,砸钱研发,推动光刻机突破。美国管制让中国企业更注重自给自足,抓牢核心技术。
阿斯麦作为欧洲玩家,在美中拉锯中找平衡,继续出口非尖端设备,但长远看,中国本土进步可能挤压市场空间。公司预计2025年中国业务占比降,但整体销售稳,靠AI需求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