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450亿颗芯片!荷兰突然宣布光刻机决定,欧媒:一切都结束了
创始人
2025-11-13 03:01:17
0

编辑:风风木木

前言

荷兰,靠贸易和开放富起来的国家,却把自家的 “科技明珠” ASML 推上了风口浪尖 。

欧洲媒体当初还放话 “中国轻松拿先进技术的黄金时代结束了”,以为这招能 “卡死” 中国芯片产业。

可谁能想到,剧情直接反转:中国芯片进口锐减,本土产能飙涨,反倒是欧洲盟友因为中方反制,深陷供应链危机

这场西方精心策划的封锁,最后成了 “作茧自缚” 的笑话。

一、封锁步步紧:荷兰跟着美国走,ASML 遭重创

这场风暴从 2023 年 就开始了,荷兰政府先是模糊表态要管制半导体设备出口,明眼人都知道是针对 ASML 和中国。

到了 6 月 30 日,详细细则出炉,9 月 1 日正式生效。这背后全是美国在操盘 。

2023 年 1 月,美日荷三国在华盛顿签了限制高端芯片设备出口的协议,荷兰这是在履约,配合美国 10 月更新的出口管制规则。

ASML 来说,这简直是晴天霹雳,要知道 ASML 几乎垄断了全球顶级光刻机,尤其是 EUV 光刻机,中国是它的大客户。

公司立马表态,新规定会影响对华出货,供应链得大调整。

可更狠的还在后面:2024 年 1 月 1 日,荷兰政府突然撤销部分已批准的出口许可证,第二天 ASML 就被迫暂停对华交付,数亿美元订单泡汤。

管制还在加码,更多型号的 DUV 浸没式光刻机被加入限制名单,连老旧设备的维修、软件更新都管上了,这是想彻底切断已售设备在中国的 “活路”。

据估算,这会影响 ASML 2025 年对华销售额的 10%-15%。荷兰经济部长虽说想谈判解决,可在地缘政治压力下,商业利益早就被抛到一边了。

二、中国反杀:进口减、产能涨,自主之路加速跑

面对封锁,中国的反应先是 “囤货潮”——2023 年 7 月,也就是 9 月管制生效前,从荷兰进口光刻机的金额同比涨了 8 倍,企业都在抢时间备货。

可很快意外出现了:2023 年全年中国芯片进口总量 4795 亿颗,同比降 10.8%,光上半年就少进口 516 亿颗。

进口少了,不是需求没了,而是本土产能上来了!封锁没 “卡住” 中国,反而逼出了自主决心。

中国直接反制,对镓、锗这些关键半导体原材料实施出口管制 —— 这俩可是造高性能芯片和光电设备的基础,一下就捏住了全球产业链上游的关键。

更惊喜的是中国芯片出口还猛涨了!

集成电路出口额超过手机,成了中国第一大出口商品,2024 年前 10 个月出口额 1309 亿美元,同比涨 19.6%,说明中国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还能往全球卖。

国家也给力,“大基金” 第三期启动,3000 多亿人民币砸向半导体设备和材料这些薄弱环节。

中芯国际等本土晶圆厂在上海、北京建了好多新厂,主攻 28 纳米及以上成熟制程 —— 这些芯片虽然不是最顶尖的,但汽车、家电、工业控制都离不开,现在中国成熟制程自给率已经超 70%。

尖端领域也没闲着:上海微电子能批量生产 90 纳米光刻机,还在研发更先进的,中微半导体加速扩产。

华为麒麟处理器回归,给高通等海外公司来了个下马威,北大团队在铋基晶体管研究上有突破,性能可能比硅基的还好。

虽说 14 纳米以下先进工艺还是短板,但整体自给率在稳步提升,从设备、材料到设计、制造的内循环生态正在成型。

三、西方陷困局:荷兰作茧自缚,欧洲车企慌了

荷兰本想跟着美国搞战略,维护所谓 “国家安全”,结果把自己和欧洲盟友都坑了。

转折点是安世半导体事件 —— 这家荷兰公司其实是中资控股,在全球汽车功率芯片市场占大头。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干预它运营,中国直接精准反击。

中国商务部下令,禁止安世半导体在华工厂出口芯片。

这一下就打在了欧洲工业的 “七寸” 上:大众、宝马这些欧洲汽车巨头都靠安世供货,禁令一出,它们立马面临芯片短缺,搞不好要减产停线。

欧洲车企集体警告,中方反制可能让芯片供应链中断,甚至影响到造光刻机的零部件供应。

欧洲媒体都忍不住说,这是荷兰 “作茧自缚”,把自己和盟友关进了自己建的 “封锁牢笼”。

最后还是中美 达成临时协议才缓解:美国暂停部分制裁一年,中方允许安世恢复供货。

可即便这样,安世在华工厂也宣布独立运营,全面用人民币结算,搞国产供应链替代。

荷兰这波操作,既得罪了中国这个重要贸易伙伴,又差点坑了欧洲盟友,别提多被动了。

更讽刺的是,今年荷兰政府还决定不公开对华敏感出口数据,路透社说这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窘迫,连市场透明度都不管了。

结语

欧洲媒体当初说 “中国轻松拿先进技术的时代结束了”,现在看只说对了一半 —— 全球化紧密合作的旧时代确实过去了,但西方想要的技术垄断新时代也没到来。

反而因为这场芯片博弈,中国加速自主,全球供应链被迫重组,还陷入了阵营化对抗的新格局。

这场围绕小小芯片的较量,没有真正的赢家,大家都付出了意想不到的代价,被迫走上了充满不确定性的新路。

现在看来,这盘芯片大棋,才刚刚开始,后续还会有更多变数,但中国自主创新的步伐,绝不会因为封锁而停下。

信源:

央视财经

科技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国台办介绍厦金“小三通”智能通... 11月12日上午,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记者:自11月5日起,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五通客运码头两个...
国台办答南方+:“中国台北”名... 11月12日上午,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南方+记者在会上提问:大陆方面表示,将按照一个中国原则和...
原创 金... 中国军迷现在有种幸福的烦恼,新装备入列后转眼之间“小甜甜”就变“牛夫人”了。福建舰已经入列,包括笔者...
马云全面高调杀回来了 作者 | 黄昱 编辑 | 王小娟 当阿里巴巴踏上人工智能赛道的快车道时,马云家族的全球资产版图也在继...
丈夫结扎9个月后,妻子又怀孕了... 近日,河北一女子反映丈夫做输精管切断结扎手术9个月后,她却被诊断怀孕,怀疑医院的手术有问题。 11月...
原创 中... 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关系舞台上,我们正在目睹一个颠覆性的转折点:加拿大与中国的关系似乎正在逐步修复,而这...
以色列选美小姐台上瞪巴勒斯坦小... ▲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ID:wevideo) 11月10日,以色列选美小姐希拉兹在比赛中疑似白了巴勒...
最新政策来袭,工厂进入“机器人... 近日,国新办举行了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会上,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姚珺指出,加速推动“机器人+...
2025港科百创决赛在京落幕 ... 2025-11-12 10:42:13 作者:狼叫兽 11月7日,“香港科大-东方聚智”2025[...
原创 9... 才华绽放 留学归来 张浩从小就对科学感兴趣,早早展现出过人的天分。国内读完本科,他2000年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