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的乒乓球比赛正在激烈进行中,而中国乒乓球协会的一项新政策引起了广泛关注。10月14日,乒协发布了一份文件,明确表示:在第十五届全运会乒乓球成年组单打决赛中,获得前8名的非国家队选手可以有机会加入国家队。这项政策的出台,特意为那些在全运会上表现出色的非国家队选手提供了进入国家队的机会。在澳门参加全运会的樊振东,成为了这项政策最受关注的潜在对象。
这份来自中国乒协的通知,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波澜。通知中明确提出了两条选拔路径:成年组单打前八名选手可以直接入选国家队;而青年组前两名以及特殊打法的前八名选手则有机会入选国家青年队。这项政策的出台时机引人注目,因为本次全运会的乒乓球决赛首次采用了成人组和青年组交叉比赛的形式,同时还引入了视频回放系统。这一新赛制与新规的结合,显然是经过精心策划的。中国乒协在文件中表示,出台这一政策的目的是“进一步调动参赛运动员备战全运会决赛的积极性,并确保国家队的竞技水平。”这一特别的选拔通道,体现了乒协对全运会这一国内顶级赛事竞技价值的认可和重视。
樊振东的全运会之旅,映射出他职业生涯的变化。现年28岁的他,这次代表上海队参加了男单和男团两项赛事。回顾他的全运会之路,这一切始于2013年。当时年仅16岁的樊振东代表解放军队参赛,在男双和男团项目中双双夺冠,在男单比赛中更是接连击败张继科、许昕等多位名将,最终只在决赛中负于马龙。到了2017年,他继续代表八一队参赛,在四个项目中全部摘得奖牌,最终收获了1金1银2铜。2021年,八一队解散后,樊振东转而代表广东队出战,并在那一年夺得了全运会男单冠军。
如今,樊振东再次变更身份,代表上海队参赛。这一转变的背后,离不开王励勤的关键作用。这位中国乒协副主席兼上海乒协主席透露:“在八一队解散后,我们第一时间与樊振东本人进行了沟通。”上海队不仅通过人才引进计划将樊振东吸纳进队,还为他提供了进入上海交通大学的机会,甚至在他遭遇伤病时安排了最顶尖的医疗团队来治疗。这种全面的支持,显然对运动员的职业生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樊振东曾在德甲萨尔布吕肯俱乐部的新赛季发布会上提到过与国家队的关系。他表示:“在来德甲之前,我与乒协的领导和教练团队进行了深入沟通,并得到了他们的支持。”他还说:“我相信国家队会根据具体情况做出适当的安排。”这表明,樊振东与乒协之间的沟通渠道是畅通无阻的,他并没有关闭回归国家队的大门,只是表示:“目前我不想想太多,还是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由此可见,樊振东与国家队的距离,更多的是来源于心理上的考虑,而非技术上的障碍。
今年7月,在凤凰卫视的一次专访中,当被问到是否会回归国家队时,樊振东表示:“这件事需要未来和领导以及教练进行深入沟通,目前我还没有那么强的能力去承受各方面的压力。”这段话透露了他内心的挣扎。之后不久,他在社交媒体上写了一段让人深思的话:“那些以‘爱’为名做出伤害的人,他们伤害的从来不仅仅是运动员本人,甚至波及到我们的队伍、队友、朋友和家人,直到今天,我依然无法释怀。”他还直言:“体育,不应该沦为饭圈的战场。”这些话表达了他所承受的非竞技压力。樊振东在巴黎奥运会上夺得男单和男团金牌,成为大满贯选手后,他对职业生涯的理解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竞技范畴。
对于樊振东来说,全运会或许是他重返国家队的跳板,也可能成为他继续独立职业生涯的起点。无论他最终做出什么选择,都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智慧。王励勤对他的支持可能成为他做出决定的关键因素。据报道,王励勤不仅经常亲自到场支持樊振东,还会通过与他聊天来缓解比赛压力,并倾听他在训练过程中遇到的伤病困扰。这样的理解与支持,或许能帮助樊振东找清自己的方向。从他在德甲和乒超联赛中的表现来看,樊振东的竞技状态依然处于顶尖水平。在乒超联赛中,他曾一度取得11战全胜的成绩,这也证明了他依旧是国乒最出色的选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