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一阶;期待您的关注。↓↓↓
有个读者留言,说他在一个单位干了五年,最近忽然发现一个问题。
他不主动联系同事,同事就不会找他。不主动联系领导,领导也不会找他。甚至不主动联系那些曾经关系还不错的朋友,那些人也消失了。
他问我,是不是自己哪里做错了?
我说你没做错什么,你只是发现了一个很残酷的真相。
什么真相呢?
你在单位里,根本就不重要。
这话听起来扎心,但你仔细想想,为什么别人不主动找你?
答案很简单,因为你手里没有别人需要的东西。
我举个例子,你去菜市场买菜,你会主动找卖菜的老板么?会的,因为你需要菜。
卖菜的老板会主动找你么?也会,因为他需要把菜卖出去。
这叫供需关系。
你在单位里,别人不找你,说明你既不是供应方,也不是需求方。
俗称你是个摆设。
你可能会说,我怎么会是摆设呢?我每天也在干活呀,我的工作也很重要呀。
重要不重要,不是你自己说了算的。
你干的那些活儿,换个人能不能干?能干的话,你就不重要。
你负责的那些事儿,不找你能不能办?能办的话,你就不重要。
单位里最有意思的就是这个。
有些人,他天天不干活,但所有人都得围着他转。
为什么?
因为他手里有章,有权限,有资源分配权。
你要报销,得找他签字。你要立项,得找他审批。你要晋升,得找他点头。
这种人,他不需要主动找任何人,所有人都会主动找他。
还有一种人,他虽然没有实权,但他跟有实权的人关系好。
这种人也值钱。
你想见领导,得通过他约。你想知道内部消息,得找他打听。你想办点私事,得让他帮忙引荐。
这种人,别人也会主动找他。
你呢?
你既没有实权,也没有靠近实权的门路。
你就是个螺丝钉,拧在那里,不响不动。
别人为什么要主动找你?
我年轻的时候在一个项目组待过,见过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项目组里有个技术员,技术特别好,代码写得漂亮,问题解决得也快。
但这个人,在组里没什么存在感。
平时大家聚餐,他不去,有人喊他都不去。慢慢的,就没人喊他了。
项目组的微信群里,大家聊得热火朝天,他从来不说话。慢慢的,群里有什么消息,也没人特意@他了。
后来这个人离职了,组长才发现,这个人走了,好多活儿没人干得了。
组长很纳闷,问我,这么重要的人,怎么平时大家都不重视他呢?
我说很简单啊,因为他自己不重视自己。
他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工具人。
你需要用他的时候,把他拿出来用一用,用完了放回去。
他从来不主动跟任何人建立联系,久而久之,别人也懒得主动找他。
这就是单位里最常见的一种情况:你把自己干成了一个没有温度的功能。
还有一种情况更惨。
就是你连功能都算不上。
你干的活儿,可有可无。你这个人,在不在都一样。
这种人在单位里太多了。
编制在那里,工资照发,但实际上整个单位的运转,跟他有没有他,没什么区别。
这种人,别说别人不主动找他,就算他主动找别人,别人也是应付两句就完了。
为什么?
因为毫无左右,你没用啊。
你既帮不了别人的忙,也给不了别人想要的东西,别人凭什么要在你身上花时间?
大家都很忙的,谁有空陪你闲情逸致演人际关系的戏?
追到底,人际关系这个东西,本质上还是交换。
你有价值,别人才会跟你交换。
你没价值,别人跟你交换什么?交换寂寞?
有些人,特别喜欢抱怨单位里人情冷漠。
他说,我对大家都挺好的呀,怎么没人理我呢?
你对大家好,是你单方面的付出,不是等价交换。
你请同事吃了顿饭,你以为你们的关系就近了。
实际上呢?人家吃完了,转头就忘了。
为什么?
因为你请客这个行为本身,就暴露了你的弱势地位。
你是需要别人的认可,需要别人的接纳,所以你才会主动请客。
而别人呢?别人不需要你,所以人家吃了你的饭,也不欠你什么。
这就是单向的人际关系,不对等的交换。
你想让别人主动找你,你就得让自己变得有用。
要么你手里有权,要么你手里有资源,要么你有别人需要的信息或者能力。
没有这些,你就别指望别人会主动找你。
这不是人情冷暖,这是经济规律。
单位看起来是个讲关系的地方,实际上,它比企业更讲价值交换。
企业里你没用,老板直接开了你。
单位里你没用,没人开你,但所有人会无视你。
你去照照镜子,问问自己,你手里有什么?
你能给别人什么?
想明白这个问题,你就知道该怎么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