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广电·天下泉城客户端10月27日讯 10月27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即将于10月31日在济南市举办的“东盟+中日韩(10+3)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论坛”的活动背景、重要环节和山东省、济南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整体情况。记者从发布会获悉,山东智能算力占算力总规模的比重超过51%,获批国家智算云服务试点,成功创建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是中国北方地区第二个大型国际通信枢纽,是中国首个拥有两个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的“双枢纽”省份,全省运力指数居全国第3位。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工程师、二级巡视员孙京军介绍,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不断重塑全球产业格局。山东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基础牢固,集聚人工智能骨干企业1124家,相关产业规模占全国9%左右。已经初步形成全产业链布局优势,垂直领域模型赋能实现重点产业全覆盖,成功创建了一批先导区、试验区等国家级试点,日益成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特色发展新高地。
关联产业形成“坚实底座”。信息技术产业年营收超过3000亿美元。海尔、海信、浪潮、歌尔4家企业进入中国电子百强前15名,浪潮集团的AI服务器实现全场景覆盖,市场占有率连年居全球首位,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形成有力配套。
智能算力加速“提质增量”。山东智能算力占算力总规模的比重超过51%,获批国家智算云服务试点,成功创建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是中国北方地区第二个大型国际通信枢纽,是中国首个拥有两个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的“双枢纽”省份,全省运力指数居全国第3位。
数据优势持续“巩固扩大”。山东数据平台汇聚数据超过2200亿条,提供数据共享服务超过520亿次,均居全国前列;通过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贯标企业1998家,培育国家级试点示范项目24个,均居全国前茅;成功获评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代表政府数据开放水平的“开放数林指数”居全国首位。
模型产品“百花齐放”。17个大模型通过国家备案,总体处于全国第一梯队。推动浪潮海若、卡奥斯天智等148个行业大模型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打造105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典型应用案例,工业领域特色优势正在加快形成。
赋能应用拥有“广阔空间”。工业规模大,2024年全省工业营收超过1.67万亿美元,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三位。产业门类全,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41个大类、207个中类中的197个、666个小类中的603个,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省份。企业实力强,拥有中小企业超过400万家,丰富的场景成为人工智能落地的天然土壤。
近年来,山东高度重视与日韩和东盟各国的合作,下一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以此次论坛的举办为契机,重点从以下3个方面加强与东盟的合作:一是全力强化产业科技创新协同,通过强化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交流协作,采取联合共建人工智能实验室、创新应用中心、标准化工作组、国际科技成果转移平台等形式,打通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链路,共同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二是深化数据领域开放流通,联动提升数据要素流通效能,加强在数据跨境交易、公共数据开发利用、高质量数据集打造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构建安全高效的数据共享机制。三是聚力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应用,与各方在化工、铝业、钢铁、矿山开采、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协同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切实让人工智能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产业发展、造福各国民众。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以最大诚意、最优服务,与各界朋友共享智能发展红利,谱写合作共赢新篇。
记者:袁媛
编辑:韩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