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民晚报
本报讯(记者 罗水元)全球首个海上千方PEM槽及制氢系统日前发布。这不仅标志着我国海上绿色氢能装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更为深远海风电制氢商业化应用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该系统由申能投资氢能企业上海氢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联合自主研发,系专为海上漂浮式平台定制,每小时制氢量达到1000标准立方米,是国际上产能最大的海上漂浮平台PEM电解槽及制氢系统。
我国海上风能资源潜力巨大。据评估,海上风能技术可开发量达27.8亿千瓦,其中近海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约15.5亿千瓦,深远海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约12.3亿千瓦。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仅为4420万千瓦,电力输送成本高成为制约深远海风电开发的核心瓶颈。
此次发布的新技术为这一痛点提供了解决方案:将海上风电转化为氢能输送,相比传统海底电缆,成本可降低30%以上,且输送距离越远,经济性优势越显著,为大规模开发深远海风电资源提供了新路径。未来,该技术可为国家能源转型和海洋强国战略落地提供关键支撑。据悉,该海上制氢系统将于明年在申能海南CZ2海上风电平台进行示范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