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三年(1853年)六月初三,在镇江城内,一位年仅四十九岁的官员一命呜呼,因忧惧而亡。此人的级别虽然不高,但身份极为特殊,因为他就是慈禧太后的父亲惠征!就在前一年,惠征的女儿(即慈禧太后)通过选秀入宫,被咸丰帝封为兰贵人。那么,已经成为皇亲国戚的惠征为何会忧惧而死呢?
一、家世背景
惠征姓叶赫那拉氏,原是满洲镶蓝旗人,其先祖名叫德贺讷,“由叶赫地方率领妻子随扈来归”,也就是说,慈禧太后虽然来自叶赫部,但与叶赫部首领的家族没有血缘关系。之后,惠征的先祖被编入镶蓝旗满洲第二参领所属之第十五佐领。
与一般的满人家庭而言,惠征的家族混得还不错,世代在朝中担任着中级官职,其祖父名叫吉朗阿,官至户部员外郎,父亲名叫景瑞,官至刑部郎中,他自己也做到了安徽徽宁池太广道,属于正四品的“道台”。
惠征出生于嘉庆十年(1805年),虽然没有通过科举入仕,但却以国子监监生的身份取得了官场的“门票”,成为了一名笔帖式,也就是一名低级文书人员。不过在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惠征家却出事了,其祖父因卷入国库失窃案,导致被判赔偿。
二、宦海沉浮
不过,惠征的工作还是兢兢业业的,在几次考评中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由笔帖式晋升为吏部文选司主事。道光二十九年(1849),惠征被评为京察一等,得到了道光帝的召见,其名字被提交到军机处,以备道员、知府任用。几个月后,新的任命就下来了,惠征出任山西归绥道的道员。
惠征在山西的工作情况还不错,得到山西巡抚的称赞,“虽止数月,尚属实心办理”,他还向道光帝建议“以专责任”。不过这次,惠征并没有得到了晋升,毕竟任职才数月而已。之后两年半的时间里,惠征一直在山西归绥道任职。期间,清朝换了皇帝,年轻的咸丰帝于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继承皇位。
三、忧惧而死
咸丰二年(1852)二月初六,惠征终于得到了新的任命,他离开了山西,前往安徽任职,担任徽宁池广太道道员。与此同时,咸丰帝进行选秀活动,惠征的女儿被选入宫中,赐号兰贵人。作为官场的“老油条”,惠征很快就得到了上司的好评,安徽巡抚说他,“识见明通,办事详审。近委督帅巡船,缉拿土匪,不遗余力”。
然而,太平军很快就打来了。惠征奉命到东梁山办理粮台,他见事不妙,事先安排人将家属转移,接着又以押解饷银为由,先逃离东梁山,后跑到镇江城。咸丰帝得知惠征逃跑的消息后,立即下旨将其撤职,并派人进行调查。此时的惠征忧心忡忡,又惊又惧,女儿虽在后宫,但地位并不高,还无法影响到咸丰帝。到了咸丰三年(1853年)六月初三,惠征最终忧惧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