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美国这个超级大国一夜之间倒下,世界会变成啥样?”军事专家张召忠曾提出过一个引人深思的观点:他分析认为,届时有两个国家将彻底失控——日本和俄罗斯。他们很可能因历史积怨和地缘矛盾,在亚太地区掀起新的惊涛骇浪。
美国作为当前国际秩序的主导者,看似无处不在的军事存在和联盟体系,在某种程度上也扮演着“约束者”的角色。
日本:挣脱枷锁的“非正常国家”
首先看日本。这个国家表面上被《和平宪法》和“无核三原则”约束,但其军事潜力一直处于“半释放”状态。在美国的安全庇护下,日本建立了高度现代化的自卫队,技术储备深厚——从能够迅速改装成航母的“出云”级直升机驱逐舰,到全球顶尖的反导系统。
一旦美国倒下,套在日本头上的“紧箍咒”就消失了。为寻求完全自主,日本会毫不犹豫地突破宪法限制,公开拥建军力,甚至可能发展核武器。
其首要战略目标,必然是彻底解决与俄罗斯的“北方四岛”(南千岛群岛)争端。这个二战遗留的伤疤,在失去美国调停后,将瞬间发炎化脓。
俄罗斯:西线无虞,东线加压
再看俄罗斯。美国解体意味着北约自然瓦解,俄罗斯长期面临的西方战略压力将烟消云散。届时,莫斯科的战略重心必然会大规模东移。
富饶却地广人稀的远东地区,是俄罗斯的软肋,也是其必守的核心利益。面对一个可能重新武装、且对领土问题态度强硬的日本,俄罗斯绝不会在千岛群岛问题上后退半步。这片战略要地不仅关乎民族尊严,更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进入大洋的唯一通道。
普京的名言“领土问题没有谈判,只有战争”,在那种情境下将成为现实的行动指南。
失控的引爆点:为何必然是它们?
日俄之间存在着结构性的、几乎无法调和的矛盾。
二战结束近80年,两国至今未签署和平条约,这在世界大国关系中极为罕见。北方四岛问题就是最直接的体现。
围绕鄂霍次克海、宗谷海峡的控制权,以及北极航道的利益,两国的战略竞争是零和博弈。
两国国内都存在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一旦失去外部压制,任何小的摩擦都可能迅速升级,被民意裹挟着走向全面对抗。
可以预见,在美国倒下的权力真空中,一个急于“正常化”并夺回“失地”的日本,与一个绝不容忍领土丢失、战略东移的俄罗斯,在东北亚这片狭窄的舞台上迎头相撞,爆发激烈冲突的可能性极高。
张召忠的这个推演,其价值不在于预测美国是否会倒下,而在于它深刻地揭示了当前国际秩序的一个隐性功能——压制地区性历史矛盾。可见,世界和平远比想象中脆弱,它建立在一种动态的、有时甚至是脆弱的平衡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