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有个话题特别火:说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中国海军应该开足马力下饺子。但很多人发现,如今船厂里批量建造、下水的,更多的是052D型驱逐舰,而不是性能更顶尖的055型万吨大驱。
这就让人纳闷了:既然要备战,为啥不集中造最好的“王牌”055呢?难道是因为它不够强吗?
首先,得明确一点:055不是不够强,而是因为它太强、也太“贵”了。
这里的“贵”,可不仅仅是指造一艘055要花七八十亿人民币,而一艘052D可能只需要三四十亿。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种“技术密度”和“资源密度”。
055是全球公认的、综合性能最顶尖的驱逐舰,它集成了最先进的双波段雷达、112个超大口径通用垂发单元,以及无与伦比的隐身设计和信息化水平。造它,需要占用中国最顶尖的造船工艺、最稀缺的高端电子元器件和大量高素质技术工人。
按照现实需求,我们需要的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规模的“拳头力量”,而不是少量精雕细琢的“工艺品”。这就好比一个游戏里,你资源有限,是选择爆一堆性价比高的高级兵,还是憋很久才出一个终极兵种?
答案往往是前者。大量建造052D,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和资源下,让我们获得更多能随时顶上一线的盾牌和利剑。
其次,从海军的实际任务来看,我们需要的是“高低搭配”,不能全是“高个子”。
我们海军任务非常繁重,从保卫航母编队(“带刀护卫”),到独自进行远洋巡逻、护航,再到在近海组成编队执行防御任务,这些活不可能全都让055去干,那简直就是“杀鸡用牛刀”,大材小用且效率低下。
052D虽然综合性能比055稍逊一筹,但它是一款非常成熟、可靠且均衡的“多面手”。它拥有64个通用垂发单元,能发射防空、反潜、反舰甚至对陆攻击巡航导弹,区域防空能力世界一流。
用已经非常成熟的设计和生产线,快速、大批量地建造052D,能够迅速填补海军舰艇的数量缺口,满足不同强度、不同海域的作战需求。这就好比一个球队,既需要超级巨星(055),也需要能力全面、能打满全场的实力派球员(052D)。
真正到了战时,舰艇是会战损的。这时候,比拼的不仅是现有装备的质量,更是装备的补充速度和规模。052D的设计成熟,供应链稳定,生产线经过多批次建造已经高度优化,可以实现“下饺子”般的建造速度。
这意味着,一旦进入战时状态,我们的造船厂能够以惊人的效率,源源不断地向前线输送堪用的主力战舰。
反之,055结构更复杂,建造周期更长,生产线也更精密,其产能提升是有上限的。在急需补充战舰的关头,它的“产能爬坡”速度可能跟不上战损消耗。
因此,现在和平时期大量建造052D,正是在为未来可能的“消耗战”做最务实、最残酷的准备,确保我们的“战舰库存”足够雄厚。
可见,选择大量建造052D而非055,绝非因为055不强,恰恰是中国海军最精明、最务实的战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