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洋科技专利从“纸面”走向“水面”
本届专交会上,一场关乎“蓝色未来”的智慧碰撞热烈上演,水下机器人、大载重无人机等海洋科技项目描绘出清晰的产业化蓝图,投资人、科学家与企业家围绕“技术如何变成产品”展开深入交流,共同见证并推动海洋科技专利从“纸面”走向“水面”,从“实验室”驶向“应用场”。
专交会专利技术路演系列活动推出现代海洋领域专场,通过聚焦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智慧海洋等前沿方向,搭建专业化展示与对接平台。路演环节集中展示了海上扇贝倒笼分选自动称重装笼和网笼清洗成套装备、大载重物流无人机、海珍品水下原位智能感知无人船等一批具有前瞻性与实用性的海洋科技创新成果,为海洋强国战略注入强劲的“专利动能”。
“这是国内首台海上扇贝倒笼分选自动称重装笼和网笼清洗成套装备,它可以实现倒笼、分选、智能灌笼、海上原位清洗全流程自动化,日灌笼超4000个,日处理扇贝12万斤,使效率提高20%、成本节约30%。”长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详细介绍道。当地重点聚焦海洋渔业产业、新能源产业和低空经济等领域的高价值专利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长海县现代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长海县正加强渔业装备升级改造,重点突破海上扇贝倒笼分选清洗成套装备、深远海抗风浪养殖大网箱、新材料新能源渔船等设施建设,推动渔业规模化、装备化和智能化发展。”该负责人说。
在活动现场,三项重大合作项目进行签约:大连海事大学与大连獐子岛海洋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签约“水下机器人项目”,为海洋牧场提供从智能观测到精准捕捞的“机器人系统解决方案”;大连理工大学与大连长海深蓝渔业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半潜式桁架大网箱项目”,将直接推动大连深远海养殖产业的破局发展;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与大连长海深蓝渔业科技有限公司签约“长海县深远海网箱适养鱼类养殖项目”,为先进装备能够高效产出提供核心生物技术支撑。(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宋晓桐 杜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