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一段“高速堵车外国友人被热情投喂火锅”的视频在全网刷屏。
#高速堵车外国友人被投喂火锅#、#各地国庆假期实时路况#等话题接连冲上抖音、小红书全国热榜,成为这个秋天最具烟火气的国民记忆。
而这一场景,恰好与锅圈正在推进的“国民火锅节”形成了奇妙的共振。从线上全网刷屏UGC传播到线下社区百家宴活动,锅圈正以系统化的节日运营推进更深层目标——构建属于锅圈的“国民美食心智日历”。
从“919国民火锅节”到“国民记忆”:一个品牌节日的系统落地
2025年9月19日,锅圈正式启动“919国民火锅节”,首次将这一天标记为中国家庭的“火锅日历日”,并以“国民火锅”之名为整个火锅季拉开序幕。这并非一次简单的营销活动,而是一场以“文化认同+场景深耕”为核心的系统工程。
本季国民火锅节以“国民火锅文化传播+家庭消费场景渗透”为核心,构建了“文化IP+爆品矩阵+全域宣发”的完整运营闭环。
锅圈联名“紫禁城”,将紫禁城文化拆解为可感知、可参与的生活场景,并打造了兼具品牌价值与营收潜力的产品组合——
云、渝、川、疆、京、贵六大地域风味火锅套餐。
云南菌汤丸滑火锅、重庆毛肚自由火锅、四川牛肉自由火锅、新疆番茄火锅、老北京涮羊肉火锅、苗家酸汤牛肉火锅。
精准匹配家庭聚餐的多元需求,也清晰地勾勒出中国火锅文化的丰富脉络与独特魅力。
为助力产品出圈,传播“文化自信”,奠定“国民火锅”地位,在传播层面,锅圈构建了“线上内容破圈+线下全域渗透”的双主场布局。
利用锅宝IP元素推出视频《火锅王朝之六鼎争霸》,以年轻化语言演绎火锅文化,在社交媒体引起广泛关注与转发评论;线上发起#有锅圈永远火锅自由#全民挑战赛,推动UGC裂变传播;抖音直播间打造“盛唐夜宴”沉浸式场景;创新内容呈现形式;线下依托36城分众智能屏,7城地标大屏,实现“社区—城市”级曝光,投放期间总曝光1.4亿+;全国同步开展“火锅自由”社区百家宴,将节日营销沉入人间烟火。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期间,锅宝还与幸运咖、正新鸡排、双汇、尔木萄、德佑等19个品牌挚友进行了一场盛大联名,借助不同领域品牌,加持火锅节在消费端破圈,提升“锅宝”IP好感度。
这场以“国民火锅节”为主题的全域营销活动,不只是为了销量,更在于将“919”烙进用户的季节记忆——当秋风起,就想涮火锅,吃火锅,就去锅圈!
构建“心智日历”:高频、长效与深度覆盖的运营逻辑
在Z世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的当下,年轻化的浪潮势不可挡,且不断派生新意。在此背景下,用户偏好、行为、态度的转变,以及互联网技术升级下传播媒介的改变,都极大地刺激着品牌营销进化。
锅圈“国民火锅节”,从短期来看它是一次营销事件,从长期看是构建一个持续性IP,形成锅圈的品牌资产。
基于此,锅圈通过“系统化、高频次、长战线、深覆盖”的运营策略,将节日活动升级为稳定增长的关键驱动力,实现“旺季更旺,淡季不淡”的经营目标。
围绕社区场景,锅圈搭建了“1节+6节社区活动体系”。
“1节”即“社区邻居节”,聚焦邻里关系搭建,是所有节日的“地基”;
“6节”涵盖春节、中秋节、重阳节,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母亲节。围绕节日节点、家庭核心场景与人群消费需求造节,通过月度主题活动维持社区活跃度;
补充层为节点性活动,如国民火锅节、社区品鉴会、新年围炉宴等,形成“常规活动保频次、核心节日冲规模”的营销节奏。
此外,节日活动频次高、战线长,几乎覆盖全年,打破了传统节日的时间限制。
在此体系下,“国民火锅节”作为秋冬重头戏,采取“9月启动-10月升温-11月爆发-春节后收尾”的长线打法,持续唤醒消费需求,让“旺季更旺”。
支撑这一体系的,是锅圈难以复制的落地能力。社区渗透能力方面,万家门店深入社区肌理,结合分众传媒的社区媒体资源,实现“门店-社区-家庭”的精准触达。供应链响应能力方面,锅圈已经在全国建设了19座数字化中央仓,保障全国门店“次日达”常态化,降低门店备货风险。组织协同能力方面,总部统一提供物料设计、话术培训、活动方案等支持,保障万家门店的活动同步落地。
从“节”到“基建”:品牌战略的场景化表达
在餐饮消费持续下沉至社区、用户情感联结需求日益凸显的背景下,“造节”已成为行业的重要突破口。
从“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情感符号,到“疯狂星期四”的社交裂变,品牌乃至整个行业正借助节日营销实现流量转化与用户绑定。
在此背景下,锅圈首次提出“919”概念,填补了火锅品类缺乏专属节日的市场空白。
“国民火锅节”的核心价值,不只体现在传播热度与销售转化上,更在于对锅圈自身生态的激活,它使“国民火锅”的品牌定位与“社区央厨”战略,在真实的节日场景中得以具象化落地。
通过联名紫禁城、24款国民火锅套餐、社区百家宴等内容,锅圈将“国民火锅”从抽象概念转化为用户可尝、可感、可参与的体验。消费者在选择重庆毛肚火锅时,品味的是山城江湖文化;在参与宫廷主题互动时,感知的是中式美学底蕴——文化认同由此转化为品牌认同。
与此同时,火锅节通过“扫码观看微纪录片”“人人是御厨烹饪体验”等环节,让消费者深入理解“北纬44°番茄黄金地带”或“苗家酸汤发酵工艺”背后的故事,从文化层面构建产品认同。
当一个个社区因“百家宴”而重新联结,当“邻里试吃”成为家常互动,锅圈不再是食材提供者,而是社区温度的参与者和家庭餐饮的解决方案官。
正如锅圈线上营销及品牌负责人魏颖所言:“我们希望通过社区化、家庭化、公益化的场景创新,重新定义‘国民火锅自由’”。
当节日成为习惯,品牌便拥有了时间。一个成功的节日IP,从来不只是“造势”,而是“植根”——根植于行业的需求、用户的情感与品牌的基因。
锅圈“国民火锅节”,正尝试在用户心中种下一张“美食心智日历”:当季节更迭,当家人围坐,当朋友相聚,吃火锅,就想到锅圈。
责编:陶纪燕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