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荣耀数字系列过去几代都还在“找定位”,那么荣耀300 Ultra的出现,无疑是一次身份的确立,它不是“普通数字旗舰”的延伸,而是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超大杯”。从发布的那一刻起,荣耀就不再满足于“稳健”,而是要在高端市场打出存在感。
主打影像,从“拍得清”到“拍得像样”
荣耀300 Ultra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部分,是它对影像的理解。5000万像素主摄+5000万潜望长焦+1200万超广角,这个组合看似常规,但荣耀这次的调校明显不一样。
主摄用的是索尼IMX906,带OIS光学防抖,而那颗IMX858长焦,则是荣耀“人像算法”的灵魂。拍人像的时候,背景虚化不是那种“抠图式”的分离,而是有层次、有空气感的模糊。人物边缘过渡自然,皮肤质感也非常接近单反机的“柔锐共存”——这就是荣耀所说的“单反级雅顾人像”。
如果你对拍照要求不止是“清晰”,而是希望照片能“有感觉”,那荣耀300 Ultra确实是这价位少见的好选择。它不像一些影像旗舰那样“修得太狠”,也不追求华而不实的HDR炫技,而是更贴近人眼看到的光影平衡。这种克制反而更显成熟。
护眼的尽头,是技术的温柔
在“卷屏幕”的今天,荣耀给出了一个不同的答案——不是堆分辨率,也不是盲目调色,而是“让眼睛舒服”。
荣耀300 Ultra这块6.78英寸1.5K OLED四曲屏,不仅支持3840Hz高频PWM调光,还加上了类自然光护眼和“晕动舒缓显示”功能。这个功能乍一听有点“黑科技”,但对于那些在车上、地铁上刷手机容易头晕的用户,真的能感受到区别。
荣耀在显示调校上一直偏“柔和”,这次的屏幕甚至可以说是“温柔型旗舰屏”。它不刺眼、不炫目,却能在长时间使用后让你意识到——原来手机也可以是“耐看”的。
有趣的是,荣耀敢在宣传中强调护眼,说明他们真的知道自己用户群的痛点。毕竟现在谁不是一天盯着屏幕十几个小时?在“硬核性能”之外,荣耀300 Ultra在这块屏幕上体现出了一种“生活向科技”的态度。
不追求最强性能,但也够用
搭载骁龙8 Gen 3,意味着荣耀300 Ultra在性能上没有短板。但比起那些一味追求“帧率天花板”的品牌,荣耀的优化显得更克制。
比如《原神》最高画质下30分钟实测,帧率稳定在58到59.2帧之间,机身最高温42℃左右。这不是“暴力输出”,而是一种“稳中带狠”的调校方式,性能释放充足但不过热,兼顾体验和手感。
而5300mAh电池 + 100W快充 + 80W无线充的组合,也让续航焦虑几乎不存在。实测来看,从零到满电大约35分钟,配合系统级功耗优化,重度使用一天完全没问题。
更重要的是,荣耀的电源管理不像某些品牌那样“激进省电”,它会根据使用场景智能调度性能。你会发现它“耐用”,但又不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聊聊缺点
当然,荣耀300 Ultra也不是完美的。比如它的中框依然是塑料材质——虽然看起来不错,但上手后那种金属冰冷感是缺失的。荣耀可能是为了重量和平衡感做取舍,但对于追求“手感仪式感”的人,这确实是个遗憾。
再比如USB 2.0接口,在如今动辄4K视频、RAW文件传输的时代,确实显得有些落后。
但另一方面,它的素皮后盖质感细腻、握持温和,整机重量控制合理,并没有那种“超大杯就超笨重”的问题。
说白了,荣耀在300 Ultra上展示了一种“成熟型取舍”——它知道该花钱的地方在哪,也知道哪些地方可以克制。
价格与价值:从“旗舰”变成“香机”
发布价4199元(12+512GB)和4699元(16+1TB),如今在补贴后最低能到2294元。这几乎是腰斩级的降幅。
要知道,这可是搭载骁龙8 Gen 3、配潜望长焦和高端屏的机型。哪怕按2685元的非补贴价来算,同价位里也是值得的入手的。
荣耀300 Ultra此刻的竞争对手,反而不再是其他旗舰,而是那些“伪中端”机。它的存在,让三千元以下的市场再次陷入焦虑。因为你很难再找到一台在性能、屏幕、影像上都如此均衡的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