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P3
双11刚开始,大疆却因为降价被“骂”上热搜。
供不应求近两年的超级爆款Pocket 3 直降900元,原价3499的标准版2799到手,4499的全能套装3599到手。大疆官网显示,几乎全系产品均有官方直降,Action 5直降1050元,无人机产品DJI Mini3 最高降幅500,刚发布的扫地机器人降价超过千元。
根据大疆官方对媒体的回应,这是针对双11的限时折扣,是公司的常规促销安排。
事实上,电子消费品在特定周期或节点降价是常态,多少消费者就是等着双11降价买手机。唯独大疆被舆论拎出来拷打,只能说降价前后大疆的反差过大,让人始料未及。
综合分析舆情,消费者对大疆降价事件的爆发点集中在Pocket 3这款产品上。
人红才是非多。Pocket 3 2023年10月发布后首次降价,且降幅巨大。此前一机难求,二级市场加价甚至需要加价300元以上才能买到。线下预定一个月左右才能到货,线上直播间里不定时补货,抢手程度堪比演唱会门票。
但现在,货源充足,大疆天猫旗舰店里Pocket3 标准版和全能套装即买即得。
Pocket3 因为出色的产品力和精明的“饥饿营销”大获成功。但降价促销却引爆舆论,给品牌带来困扰。
这次史无前例的大降价,预示着大疆正式进入品牌发展的新阶段,从全无对手的一家独大,到全面踏进竞争深水区。产品层面被竞争对手全面对标,渠道能否应对更复杂的竞争局面,都将在未来持续考验着大疆。
大疆大降价,到底是对是错?站在不同视角会有不同答案。
几天前刚购入产品的消费者,是这次舆情中爆发不满情绪的主力军,大疆降价从10月9日开始,但前面八天是黄金周,不少消费者正赶在假期前买入了产品。他们认为自己被大疆“背刺”了。尤其是线下消费者。
据多家媒体报道,不少消费者甚至提前询问是否会降价,销售的答复往往是“不会”“从来没降过价”——这话倒是不假,只是变化来的过于突然。
凤凰网报道了一位在山姆购入Pocket3 的消费者故事,付款结束后竟然被要求当场激活才能离场,而激活的产品不享受7天无理由退货,因此这位消费者想要退货、补差价的愿望也因此落空。“降一两百我还能接受,现在快 700 了,这谁顶得住?”
山姆是大疆在线下引发争议的一个缩影。线上渠道的退换货规则比较透明,且有平台作为第三方进行监督和制约,不少消费者可以通过7天甚至更长时间的无理由退换货止损。
大疆目前没有直营店,不同价保政策主要取决于不同经销商。品牌的管控力度较弱,经销商也会为自身利益考量规避风险,补差价基本都要和品牌方协商后才能进行。有经销商表示:“并非完全不能退,我们属于授权代理店,正持续向我们公司反馈,推动与大疆品牌方的沟通”。
剁椒观察到,有在山姆购买Pocket3的用户维权成功,她用“经过不懈努力”的字样形容自己的维权过程,最终的结果是山姆赔付了等额的优惠券码。随着舆论发酵,部分山姆门店做了进一步的措施:限定时间内的消费者凭证可以补差价。
剁椒认为,做好舆情相应,快速与经销商协调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大疆这次的降价危机就能在最大程度被化解。只要产品过硬,当消费者真正开始使用时,真香定律就会显现。
而之前一直观望犹豫,还没有购入产品的消费者,此时的心情就与上述消费者冰火两重天。有消费者对剁椒表示,降价900,那就可以毫不犹豫地购入了。小红书上也能看到,不少用户因为降价变得蠢蠢欲动,还有人已经晒出自己购入的降价后的产品。
降价叠加双11大促的消费氛围,预计大疆全系产品的销量会有大幅提升。
我们跳出消费者视角,从企业经营、营销层面看。其实3C数码产品在特定时间降价是常态,也是被消费者逐渐接受的状态。
以小米上一个版本旗舰机型为例,小米15在2024年10月发布后经历了多个节点的官方降价,主要时间点集中在2025年4月米粉节、2025年6月618促销期间以及2025年9月的限时特惠活动,降价幅度从300元至1100元不等,叠加国家补贴后性价比显著提升。
通常新品上市后的2-3个月,手机厂商就会做折扣,这其中包括官方折扣,以及第三方销售平台的破价。消费者中一直有一个共识: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
所以从商业操作层面考虑,大疆降价的举动很难说是错误。充其量是其对消费者情绪反弹、舆情被放大的估计不足,以及对部分消费者诉求的反馈不及时。
大疆所处的影像领域和手机市场相比最大的差异在于:未充分竞争。目前国内手机市场有着至少七八家稳定的参与者,竞争极其惨烈。而大疆一直以来是所处行业的绝对领头羊,甚至环顾四周没有对手。
但从今年开始,大疆面对的市场环境彻底变化,这恐怕也是它在营销上主动变化的更深层的原因。
“降价,原因无外乎清库存和产品换代”,3C数码行业的从业者对剁椒表示,这是行业多年的共识。
发布两年,Pocket3的销量达到千万量级,可以说这是大疆第一款真正意义上具有全民心智的超级爆款。但如今这款产品的生命周期也走到尾声。有消息称,Osmo Pocket 4发布已进入倒计时,预计在2026年一季度,价格还可能上调,产品升级亮点包括变焦能力的提升、6K/8K视频录制支持和更大的屏幕等。
因此老款产品降价就是必然,也是行业惯例。清库存的同时扩大用户规模,为产品的升级换代铺路。但用一款产品很难解释大疆全系产品降价。更深刻的原因,藏在虎视眈眈的竞争对手身上。
不久前有消息称,OPPO等手机厂商先后在内部立项手持智能影像设备(运动相机和全景相机),OPPO已经公开表示新形态影像产品系列,计划于2026年内发布。
显然,Pocket3大获成功,让一众同类厂商眼馋。但大疆之外,市面上根本没有同类产品与之竞争。相机类产品设计中,便携性与高画质这对核心矛盾点,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仅一英寸镜头模组的微型化,就需要大疆的镜头、光学等多个团队进行协作与反复优化,还需要云台增稳马达与算法的辅助,进而减少大传感器带来的运动失焦问题。技术壁垒之高,构成了Pocket3作为现象级产品的核心护城河。
但手机厂商在影像能力上的多年积累,以及用户和渠道上的优势明显。更重要的是,手机厂商一旦下场,将瞬间让战局升维。OPPO、vivo的收入规模大多在2000亿上下。大疆过去是手持摄影领域的巨无霸,但在成熟的手机厂商面前规模又被比下去。
此外,影石也在内部重启了类似Pocket形态的产品研发。
因此可以预见,2026年将是大疆打起精神,四面防御的第一年。
而眼下,大疆已经和影石完全站在同一块战场,短兵相接。雷锋网报道称,汪滔对影石很警惕,因为两者的核心业务重叠度很高,是大疆避无可避的竞争者。
影石的无人机产品“影翎 Antigravity”杀进大疆的根据地,在九月的柏林电子消费展会亮相。尽管在无人机飞行领域不是专业的,但影石把全景相机软件算法和影像处理能力植入其中,构成与大疆的差异化。明年1月影石的无人机将会正式发布,这将是大疆必须重视的对手。
另据雷锋网报道,大疆前员工张博入职影石,并出任影石中国区销售负责人,此前他亲历了大疆改革代理商体系的完整过程。影石要布局线下渠道,直接对标大疆的野心愈发清晰。
当然大疆不是完全防守,7月底大疆发布首代全景相机Osmo 360。Osmo 360首销三小时售罄,上市一个多月销量已突破2万台。单机身定价2999元,对标影石Insta360 X5,且便宜800元。发布当日,影石便宣布X5降价500元。
影石是全景相机的龙头,市占率超过80%,可见这是一块高度垂直的赛道,天花板明显。当两个野心勃勃的巨头挤进并不算大的赛道里,竞争就会变得刺刀见红。
大疆不是没有机会从影石这里虎口夺食。技术硬件层面,全景运动相机在研发能力、关键元器件选用以及生产制造供应链方面,并不构成显著的技术壁垒。大疆在无人机领域积累的影像、防抖、算法等能力可以顺利嵌入。当影石完成了全景相机的市场教育后,大疆未必不能成为最终摘取果实的那一个。
竞争才刚刚开始。单纯用清库存和更新换代的思路解读大疆的降价显然是不全面的。这次大疆的降价,更像是一次在消费者心智、产品价格区间的全面卡位——最大限度地扩充人群规模,率先抢占用户心智,给后来者持续足够的压迫。
可以预见,2025年年末烧起的战火,将在2026年形成燎原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