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改革报)
转自:中国改革报
□ 程晖
近年来,数字消费作为新型消费的重要代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生产生活各领域,成为拉动内需、优化结构、赋能转型的关键力量。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上的机器人对决、AI卫星、智能穿戴等场景,不仅是科技创新的集中展示,更是数字消费生态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进一步从国家层面明确了数字消费的发展路径,凸显其战略意义。
数字消费的崛起,源于技术突破、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的三重驱动。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技术的成熟,为消费场景创新提供了底层支撑。从义乌商家通过AI翻译实现“一键卖全球”,到绍兴企业依托“AI+3D打印”打造齿科服务北美样本,技术正极大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服务效率。政策层面,“供给—主体—支撑—环境”全链条部署,为企业创新与市场拓展营造了良好生态。而年轻一代成为消费主力、老龄化社会需求释放等因素,共同推动数字消费从“可选”走向“刚需”。
数字消费不仅是技术应用的窗口,更是推动供需高水平动态平衡的重要机制。它通过“新产品—新场景—新流量”的闭环,实现消费扩容与提质。杭州以“数贸优品”对接需求、以“元宇宙街区”打造体验、以“嘉年华”转化流量,正是这一逻辑的实践。数字消费不仅激活了文化“新三样”、低空经济、银发经济等新赛道,也通过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实现“老树发新枝”。
数字消费的发展也面临数字鸿沟、数据安全、供应链韧性等挑战。下一步,需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强化标准建设、深化国际合作,推动数字消费从“量增”走向“质升”,从“体验创新”走向“生态共建”。
展望未来,数字消费不仅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更是美好生活的“新图景”。唯有以技术为基、以用户为本、以制度为盾,方能真正激发其潜能,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