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下午4点到6点之间,国民党主席选举第二场辩论登场,郑丽文十分自信,延续首场辩论的强势风格,获得不小反响,但“中间路线”饱受诟病,郝龙斌第一轮辩论缺席,被台媒骂为“胆小无格局”,这次提前在家闭关一天,被赵少康等人“狠狠补课”,今天下午顺利出关!那么,郝龙斌和郑丽文在辩论节目中的表现是怎样的?引起了怎样的反响?
相比于9月20日中天电视台举行的第一场辩论,当时只有张亚中、罗智强和郑丽文参加,这次在人员配置上已经基本“圆满”,主席候选人第一梯队成员,罗智强、郝龙斌和郑丽文悉数到场,第二梯队成员张亚中到场,第三梯队蔡志弘到场,卓伯源则继续被“拒之门外”。
中天电视台将卓伯源这位主席候选人扔在外面,单独孤立对方,完全是卓伯源上一次骂的太狠了,中天电视台也要面子,在邀请前就提出要求,卓伯源必须为此前“不当言论”道歉,可卓伯源一点面子没给,不参加就不参加,该骂继续骂,成为唯一缺席辩论的主席候选人。
此次辩论节目最受关注的两个人是郑丽文和郝龙斌,郑丽文不必多言,是眼下呼声最高的候选人,也是中天电视明里暗里支持的一个,并且作为候选人中唯一的女性成员,言词风格自信从容,在辩论节目开始的前一天还在马不停蹄地展开拜访行程,争取岛内地方势力和工商界人士的支持。
发言内容上,郑丽文这次辩论的核心表现可以总结为“精准打击”外加“情绪动员”,相较于上次火力全开的“女战神”姿态,这次将辩论内容直指两个目标,一是对民进党的“毁灭性批判”,郑丽文突破了以往政治批评的尺度,直接将民进党定义为“泯灭人性的魔鬼”“仇恨与谎言制造机”。
并且结合近期救灾议题,比如民进党当局在灾害中的政治操弄行为,进行场景化攻击,郑丽文指责其“在救命时刻只顾造谣甩锅”,通过民生痛点强化情绪共鸣,这种表述比首场“台独法西斯”的指控更具画面感,也更易引发普通民众对民进党执政失误的不满。
第二点就是对郝龙斌这个竞争对手的差异化压制,郝龙斌的口才相较于郑丽文和张亚中差的不是一星半点,所以第一场辩论的时候干脆“避其锋芒”,成为中天电视台邀请的所有候选人中唯一缺席的一个,引来不小的骂声,当时张亚中在辩论现场公开嘲讽郝龙斌“胆小怕事”,质疑其连党内同志都不敢面对。
并且直言“这样的人当上党主席,有能力带领国民党对抗民进党吗?”张亚中还进一步批评郝龙斌的缺席是“缺乏领袖格局”的表现,认为逃避辩论本质是不敢直面两岸关系等核心议题,郑丽文也骂他“官二代”,以郝龙斌父亲前台湾地区行政机构负责人郝伯村为攻击点,称郝龙斌“仗着有大佬支持就自视甚高,看不起民间电视台”,通过对比自身“无官无权无钱”却愿为国民党“跳火坑”的姿态,暗讽郝龙斌依赖派系资源、忽视基层党员诉求,精准戳中蓝营对“宫廷文化”的反感。
而郝龙斌为了应对本次辩论,于9月26日专门“闭关”一天,邀请赵少康、王浅秋等党内资深人士进行模拟辩论与策略培训,此举被解读为试图扭转首场辩论缺席导致的负面形象,尽管其辩论表现被评价为“中规中矩”,但通过密集拜访地方派系及工商界领袖,其党员民调支持率在辩论前回升至27.6%,领先郑丽文的22.4%。
针对郝龙斌“闭关备战”后回归辩论场的变化,郑丽文未直接攻击其缺席争议,转而聚焦其“破坏蓝白合”的软肋,反复强调自己具备整合蓝白阵营的独特优势,暗讽郝龙斌与柯文哲的历史过节会阻碍在野联盟形成,同时,她主动与罗智强的 “改革路线”切割,突出自身无派系包袱、能打破利益格局的特质,避免政策主张同质化竞争。
除了郑丽文以外,其余几位候选人的发言都是反响平平,比如刚才提到的郝龙斌,尽管“闭关一天”,但在讲起政治理念的时候,除了“开放”和“安全”基本没什么内容,罗智强则是主张国民党要回归传统保守价值,同时也要进行现代化转型,以强烈的表达力争取中间选民。
张亚中是所有候选人中为数不多的“学院派”,专注于两岸关系探讨,强调稳定、和平与经济发展的长期规划,始终坚持两岸和平与统一,其直言不讳的风格为选举增添了不少戏剧色彩,蔡志弘则关注教育改革和社会福利,提倡通过更深层次的社会支持体系来提升国民党在社会中的地位,聚焦基层民生,试图以社会福利政策争取认同。
辩论结束以后,尽管没有实时民调做参照,但可以从现有信息来了解几位候选人的辩论反响,像眷村等传统蓝营票仓对其支持度未出现下滑,受访者仍认可郑丽文“口才好、战斗力强、无历史包袱”的特质,郑丽文与罗智强共同成为眷村民众的主要选择,工商界对郑丽文“和平拼经济”主张的认同度上升,9月26日拜访三三会理事长林伯丰的举动,被解读为争取财经界支持的重要信号,这有助于缓解外界对郑丽文“资金能力不足”的担忧。
而辩论前的民调显示,郑丽文在普通民众中的支持率为12.2%到13.8%,虽落后于郝龙斌的22.2%到27.6%,但在国民党支持者中以22.4%稳居第二,且与罗智强的18.4%拉开差距,目前尚无证据表明本场辩论显著改变这一格局,但郑丽文对民进党“救灾政治化”的批判,已经在年轻群体与中间选民中引发新的讨论。
此外,岛内媒体普遍认为,郑丽文本场辩论的“情绪动员能力”较首场得到提升,尤其是结合救灾议题的攻击策略精准击中民进党软肋,但也有评论指出,其魔鬼等极端表述可能引发部分温和选民反感,并且“蓝白合”承诺缺乏具体框架,被质疑为“选举话术”,有关国民党主席选举的主战场,将要交于10月5日国民党中央举办的电视政见会,并且到时会在“六都”基本6场分区说明会,这些活动才是争取地方票仓的关键战场。
参考资料:
1、中国台湾网:《中国国民党选举第二场辩论今举行》
2、海峡导报:《国民党主席第二场辩论今登场,5名候选人同台交锋,卓伯源未获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