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燕平
9月27日,“创客天下·杭向未来”2025杭州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迎来了最终的总决赛。16位怀揣梦想的全球创客精英,带着技术、项目和梦想,经过海选、复赛、决赛等环节,一路过关斩将,逐鹿竞技、共话未来。
最终,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博士张晓晓带来的“盖亚机器人:大模型工业领域垂直应用先行者”项目以87.73分拔得头筹,成为大赛冠军。毕业于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周凯博士带来了“儿童神经精神疾病创新药物与AI辅助诊断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该项目目前针对的主要适应症是儿童自闭症、青少年抑郁症、多动症等,最终以87.21分屈居第二。
大赛冠军项目
据一等奖项目负责人张晓晓介绍,她和团队依托多模态AI技术,为制造业企业打造全流程智能生产管理体系,“我们把重复性、出错率高的工作交给机器人来完成,并通过软件硬件一体化的服务方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为可应用于橡胶化工、采矿冶金等领域。”据悉,项目团队已经和杭州本地企业中策橡胶签下合作订单。
2368个项目报名创历史最高
近八成参赛者愿意来杭州创业
今年,杭州提出以“全球视野聚焦战略科技人才、以非常之策激活企业创新活力”,大赛在继续坚持大赛数字经济、生物医药、先进产业、外国人等四条主赛道竞赛的同时,特别围绕特定重点专业领域举办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数字医药和类脑智能四个专项赛。
自今年3月启动报名后,共收到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2368个项目报名,项目数量创历史新高,近八成参赛者在报名时就表达了落地杭州的意愿。这些项目主要来自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参赛者的学历普遍比较高,留学人员中近六成有博士学位,外国人中近一半有博士学位。其中,95人来自麻省理工、剑桥、牛津、哈佛等QS全球排名前10的知名高校,77人来自北大、清华等C9联盟高校。
今年的参赛项目也呈现“早小”趋势——处于科研开发阶段、初期孵化阶段、中试阶段等前期阶段的项目占到了78%,其中处于中试阶段的项目最多,占到35%。虽然很多项目还处于前期,但技术潜力不容小觑,超过33%完成了天使轮或种子轮融资,近5%进入A轮及以上阶段。
总决赛现场
16场创客彩虹桥对接会
21个项目已在杭落地
大赛期间,杭州市配套举行了16场创客彩虹桥对接会。创客彩虹桥是由市区两级组织,园区、资本、专家、高校等多方资源参与的对接交流活动,目的是通过路演交流,增进双方沟通了解,促使参赛项目在杭落地转化。
比如,今年3月,杭州智能机器人产业园在钱塘智慧城开园,具身智能虚拟训练场随之推出。针对“创客天下”大赛参赛项目,园区给予经创客彩虹桥现场专家评审,项目综合打分在70分及以上的,可享受杭州智能机器人产业园最多1000平方米、最长3年的免租福利。
截至大赛复赛阶段,已有21个项目落地杭州完成企业注册,51个项目通过“创客彩虹桥”活动与相关园区开展前期接洽,10个与相关产业平台达成了初步落地意向。
21个落地项目中,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范祥伦带着“个体化mRNA肿瘤疫苗与小核酸药物的开发”项目,落地浙江大学医学研究院;英国卡迪夫大学硕士袁林带着动悟机器人项目,入驻杭州智能机器人产业园……这21个项目虽然只有5个闯入了决赛,大多项目止步海选,但依然不妨碍大家在杭州安家落户的热情。
总决赛现场
“创客天下”前十届大赛
近400个项目在杭州落地
2015年,杭州开辟走出国门办比赛的先河,在美国硅谷搭建引才平台,开办首届“创客天下”大赛。自此之后,“创客天下”大赛以“产业方向在哪儿,大赛赛道就在哪儿”办赛,源源不断地为杭州产业发展招揽海外人才。前十届大赛收到超1.2万个项目报名,近400个项目在杭州落地。至今,杭州已有近8.9万名留学人员、超过3000家由留学人员创办的企业。
从走出国门办赛,到建立“杭州市创客成长陪跑团”、打造留学人员创业园、提供高层次留学回国人员在杭创新创业项目资助,再到去年推出集成性政策“春雨计划”,杭州跟着海归的需求调整政策,捧上人才、项目、资金、产业资源、生活配套等全链条支持。
可以说,“创客天下”大赛早已不只是一场比赛,而是海外人才回家的“鹊桥”。一批又一批海外人才通过大赛,在杭州落地生根。
在科技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高端科技人才是未来全球产业竞争的稀缺资源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作为海外人才净流入率多年蝉联全国第一、连续14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杭州这座城市正不断吸引着全球人才来此创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