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F-35升级计划深陷稀土危机,特朗普政府急于访华求解
近期,美国多家权威媒体接连曝出一则令五角大楼高层坐立不安的消息:被美军视为未来空中战力核心的F-35战斗机Block 4升级计划,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重延误。这项始于2019年的关键项目,原本被美军寄予厚望,计划通过换装更强大的AN/APG-85氮化镓雷达、升级电子战系统以及增强武器兼容性,确保F-35在面对中国歼-20、歼-35等先进五代机时仍能保持技术优势。然而,如今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却因关键矿物供应链断裂而陷入困境。
稀土短缺成致命瓶颈
深入分析延误原因,稀土材料的供应问题成为无法回避的核心难题。
据内部资料显示,每架F-35 Block 4战机的制造和升级都需要消耗超过900磅(约408公斤)的稀土材料。这些稀有金属如同战机的“隐形生命线”,被广泛应用于雷达系统、发动机部件、隐身涂层以及导弹制导装置等关键领域。其中,AN/APG-85雷达所需的氮化镓(GaN)元件尤为关键,而全球90%以上的金属镓精炼产能集中在中国手中。更令美军焦虑的是,F-35战机不可或缺的钐钴磁体同样几乎完全依赖中国供应。
中国出口管制引发连锁反应
2025年4月,中国正式对镓、锗等关键矿物实施出口管制,这一政策如同“精准打击”,瞬间重创美国军工产业链。五角大楼不得不公开承认,已有超过8万个军用零部件因这一管制措施陷入供应危机,短期内根本找不到替代方案。这一突发状况不仅打乱了美军未来十年的空中战略部署,更成为推动特朗普政府加速推动高层对话的重要动因。
在中美完成第四轮贸易谈判后,特朗普立即要求团队将工作重点转向筹备访华行程。这一急转弯式的政策调整,被外界普遍解读为五角大楼在背后施加压力的结果。目前,中国仅恢复了对美民用稀土的出口许可,军用级稀土仍被严格限制。美方迫切希望通过元首级会谈,为F-35升级计划争取到关键的军用稀土供应。
盟友压力与技术劣势双重夹击
F-35 Block 4升级计划的停滞不仅影响美军自身,更波及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盟友。这些国家采购的F-35战机同样需要同步升级,已有部分盟国因交付延迟开始考虑取消订单,这让特朗普政府在国际军售和同盟关系层面承受巨大压力。
更令美军担忧的是,F-35的困境只是冰山一角。美方在对中国九三阅兵的分析报告中坦承,其现役主力战机在雷达探测距离、电子对抗能力、隐身材料等关键技术领域已不占优势,某些方面甚至落后于中国。随着歼-20加速量产、歼-35逐步列装,加上中国在氮化镓雷达、稀土加工、航电系统等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全球空中力量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美国自救之路困难重重
为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特朗普政府曾推行“友岸外包”策略,试图与盟友共建替代供应链,同时重启本土稀土开采项目。但现实远比设想复杂——受技术门槛、生产成本和环保法规制约,美国短期内实现稀土自主几乎不可能。行业专家估算,即便全力推进,美国也需要10-15年才能建立完整的稀土产业链。
这场F-35升级危机暴露出美国军工体系的深层脆弱性。特朗普的访华诉求,实则是想通过外交手段化解这场由稀土引发的战略困局。在当前全球军事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关键资源掌控权直接决定战略主动权。F-35的“稀土之困”,或许正是中美大国博弈的一个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