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佳明 洪亮 饶正涛
近日,杭州建德市大同镇农创客数智物流中心开始投入运营。走进该中心,一楼中控室内数据如流水般实时刷新,设备运行状态、包裹流转轨迹清晰可视;二楼的数字化分拨中心更是一派繁忙景象,智能搬运机器人沿着地面密集而整齐的二维码标识自如穿梭,井然有序地执行分拣任务。这座现代化物流中心的建成,加速了建德农产品出村进城的速度。
作为典型的山区农业乡镇,大同镇聚集了161家农创客企业和团队,每年要发送43万件快递,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超过6000万元。然而,由于物流体系不完善,农创客们不得不自行联系多家快递公司,物流成本高,运输时效也得不到保障。此外,大同镇冷链设施覆盖率不足30%,这也导致果蔬等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损耗率高达15%。
“农创客既要埋头搞生产,又要操心物流,哪能腾出精力搞创新?”大同镇相关负责人坦言,物流体系滞后制约大同镇乡村产业升级。
为系统破解物流瓶颈,大同镇积极把握“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建设机遇,将物流体系优化列为改革攻坚重点,明确以降本、增效、赋能为目标,全面启动智慧物流体系建设。
在推进过程中,大同镇探索出“政府搭台、企业运营、创客受益”的物流体系建设模式。建成的农创客数智物流中心采用一体化代运营模式,由顺丰科技专业团队负责日常运营,整合多家快递公司资源,实现集中中转和统一配送,有效解决了农创客及中小企业的货物集散难题。该数智物流中心还构建了“数据采集—智能调度—全链追踪”的数字化系统,实现了从入库、分拣到出库的全流程自动化运营。
农创客数智物流中心运营负责人冯亮介绍,物流中心内的每个智能搬运机器人采用“无线连接+二维码惯性导航”的运行模式,额定负载达500千克,最大续航8小时,每小时可处理1000件货物,效率较传统人工分拣提升3倍。
除分拣环节提质增效外,该数智物流中心同步强化冷链仓储能力建设,全方位降低农产品损耗。据了解,物流中心配备预处理冷库、气调库等专业仓储设施,并配备冷链运输车辆,实现了从预冷、仓储到运输全程冷链覆盖。依托智能温控系统与物联网技术,物流中心还可对冷链环境进行实时监控,保障农产品品质。
农创客数智物流中心并未止步于单纯的物流功能,而是将其嵌入更大的产业生态中。除了智能物流设施外,物流中心还设有电商直播间、青年入乡实践站点、创客服务团队和创业孵化站点,形成了“人才+产出+仓储+销售+配送+售后”的全链条协同体系。在这里,年轻的农创客们不仅可以享受便捷的物流服务,还能获得创业指导、电商培训等全方位支持。
大同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进农产品深加工集聚区和电商孵化中心建设,推动物联网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让数智物流中心从“货物中转站”升级为汇聚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的乡村振兴综合平台,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