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十年来,移民问题在英国从一个相对边缘的话题,逐渐成为政治、经济生活的中心话题
文 |《财经》特约撰稿人 魏城 发自伦敦
编辑 | 江玮
移民话题近来在多个发达国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媒体报道的热点以及政治议程的重点。
在英国,多地居民抗议政府将酒店用于安置难民申请者,现场常见英格兰十字旗和英国米字旗,部分活动由极右翼团体推动;在澳大利亚,也出现了近年来最大规模的反移民游行,名为“为澳大利亚而行”的集会吸引了逾4万人,抗议者将移民与住房危机、公共资源紧张挂钩;甚至在并未大规模引入移民的日本,也出现了反移民集会,部分日本的反移民活动还获得了美国富豪马斯克等右翼人物的支持。
以遣返非法移民的许诺再次入主白宫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美国全境大规模拘捕非法移民,则引发了人权组织和社区的反拘捕示威。德国、爱尔兰等国的示威活动既有反移民的,也有支持移民的,这些都凸显移民议题在发达国家日益成为社会分裂的焦点。
“鲍里斯潮”
在所有这些国家中,英国可能最有代表性。过去几十年来,移民问题在英国从一个相对边缘的话题,逐渐成为政治、经济生活的中心话题。
今年9月10日,英国天空新闻台(Sky News)公布了一项民意调查结果,移民和难民问题成为目前英国民众关注的首要问题,关注程度甚至超过了经济问题。
天空新闻台委托总部设在英国的民意调查公司舆观(YouGov)进行的这次调查发现,在英国人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中,58%的受访者选择了移民问题,51%选择了经济问题,29%选择了健康问题,22%选择了犯罪问题。
调查还发现,70%的受访者认为英国的移民人数太高了,18%认为移民人数适中,3%认为人数太低了;50%的受访者认为移民对英国造成了消极影响,22%认为移民对英国的影响是积极的,另外22%认为移民对英国的影响正负相抵。
既然这是多数英国民众最关心的问题,执政的工党显然不能把民众对移民问题的关注和焦虑,贬低为极右翼组织煽动起来的种族主义“排外运动”。
英国曾经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外流移民国。这个北大西洋的岛国,虽然不是“地理大发现”时代的最早获益者,但后来者居上,很快赶上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大批英国外流移民前往北美大陆、大洋洲等殖民地定居,战争、驱赶和瘟疫使当地原居民人数急剧减少,最终建立了以白人为主体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
然而,历史似乎喜欢捉弄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外流移民国,如今却要面对严峻的内流移民问题。
移民问题上一次成为英国民众最关心的话题,还是在2016年英国退欧公投的时候。英国退欧背后的最大驱动因素,就是移民问题。欧盟内部的人口自由流动,导致大批东欧移民涌入英国,对英国的医疗、教育、社会福利、住房等方面造成巨大压力。在当时执政的保守党内部,退欧派通过煽动民众对移民失控的恐惧,成功地扭转了退欧阵营最初的弱势,最终通过公投让英国退出了欧盟,而以伦敦前市长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为首的一批保守党边缘政客,更是借助退欧的“东风”,成功在保守党内夺权,约翰逊本人后来还成为保守党党魁和英国首相。
吊诡的是,退欧以后,约翰逊却成了英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内流移民潮的始作俑者,这一波内流移民潮因此又被媒体称为“鲍里斯潮”(Boriswave)。与退欧前不同的是,借助“鲍里斯潮”流入英国的移民,近80%都是非欧陆的移民,主要来自印度、尼日利亚、中国、巴基斯坦、乌克兰等国家。
美国当今最知名的右翼播客播主塔克·卡尔森(Tucker Carlson)今年8月27日播出了一期节目,题目很抓人眼球:“拯救英语世界是否为时已晚?”(Is it too late to save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谈的话题就是大规模非白人移民涌入西方国家,尤其是英语国家,对这些国家的人口构成、社会文化造成了巨大冲击。在这期影响很大的节目中,卡尔森采访了美国保守派评论家克里斯托弗·考德威尔(Christopher Caldwell),考德威尔特别批评了约翰逊领导的英国保守党政府出于经济考虑,在退欧后向非欧洲移民开放国门,引发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移民潮,导致了英国的社会分裂和政治极化。谈到“鲍里斯潮”的具体移民数字,考德威尔声称,英国在2021年至2024年期间总共吸收了450万移民,相当于英国全国人口的7%,其中80%是非欧洲移民。
不知考德威尔的450万移民数字来源于哪里。更为官方的移民数字,当然是英国国家统计局(ONS)公布的数据。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长期国际移民估算数据,英国在截至2021年6月的一年中接收了约73.7万长期移民,在截至2022年6月的一年中接受了约110万移民,截至2023年6月的一年中的外来移民约为132万人,截至2024年6月的一年中的外来移民则降至约94.8万人,四年累计流入人数约为410.5万人,其中非欧盟国家移民占比平均超过78%。
需要说明两点:首先,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这四年的移民数字是流入英国的移民,没有减去流出英国的移民,所以不是净移民人数;其次,这些数据是长期移民数据,即计划在英国居住12个月以上的人口流入。
即使是上述的官方数字,410.5万移民也是非常惊人的。为了说明其“惊人”的程度,不妨与国土面积是英国40倍、人口是英国近5倍的美国作个对比:2023年,132万外来移民涌入了“非移民国家”英国;同一年,120万外来移民来到了“移民国家”美国,注意,那一年还是对外来移民相对友好的民主党执政。2021年、2022年、2024年,英国接受的外来移民人数也超过了同期的美国。
英国国内外的政治观察家们对此事的解读或许不同,但他们至少在一点上达成了共识:导致保守党在2024年大选时惨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鲍里斯潮”,许多英国选民因此至今不肯原谅保守党。而导致极右翼政客奈杰尔·法拉奇(Nigel Farage)及其领导的英国改革党(Reform UK)再度崛起、并在最近多次民调中排名第一的主要原因,也是“鲍里斯潮”。
“邀请式入侵”?
在英国,改革党属于极右政党,党魁法拉奇以反欧盟、反移民起家;工党属于中左政党;保守党属于中右政党,但保守党内的退欧派属于该党内部的右翼,也高举反移民大旗,在英国退欧之后掌握了党内的领导权。问题在于,中右政党内的右翼派系为什么要向非白人移民开放国门,主导了英国历史上最大的内流移民潮?
一句话,经济考量。
据退欧后的英国政府内部人士透露,尽管退欧的主要驱动因素是选民对移民规模失控的恐惧,但政府各部门却有各自的考虑。“住房大臣需要建筑工人来完成住房目标。环境大臣需要季节性农场工人。卫生大臣需要医生和护士。教育大臣需要教师和研究生。而商务大臣很可能接到了公司打来的电话,要求保护他们获取海外人才的渠道。”
约翰逊在2019年底夺得首相职位之后,开始实行所谓的“澳大利亚式移民积分制”。但最终英国只是部分使用了积分制,而且并不完全遵循澳大利亚的模式。真正的辩论,再次发生在试图保护各自地盘的政府部门之间。每个部门过去都曾经从欧盟自由获取劳动力,但现在每位移民都需要签证,关于“大门”应该开得多宽,各个政府部门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根据参加过辩论的政府各部门大臣的回忆,时任首相约翰逊倾向于保持大门敞开。
一位前内阁同事回忆说:“他对移民非常放任。他曾经是伦敦市长,一个世界上最多元化的城市。他喜欢这种文化融合。”
约翰逊的这种倾向与一些内阁大臣的警告不谋而合:如果移民受到压制,劳动力短缺将推高工资,从而引发通货膨胀和更高的利率。
例如,时任卫生大臣马特·汉考克(Matt Hancock)曾经对约翰逊说,如果从海外招聘员工变得太难,英国国民医疗服务体系(NHS)的工资账单可能会激增30亿英镑。
还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外来移民对英国经济来说利多弊少,因为这些移民都是处于劳动年龄的青年人和壮年人,有助于促进生育率低、老龄化程度高的英国经济发展。
但美国保守派评论家考德威尔却有不同的看法。考德威尔说:“这些人也会变老,也会组建家庭,也会领取英国慷慨的甚至过于慷慨的国家福利。”在考德威尔看来,更重要的是,与欧洲移民不同,这些移民来自较贫穷的国家和完全不同的文化,他们不仅不会促进英国的经济发展,过多来自异质文化的移民反而会造成社会分裂和动荡。
考德威尔在卡尔森这期访谈节目中的观点,也呼应了他一贯的保守派观点。他一直把西方当代的外来移民潮称为一种“邀请式入侵(invasion by invitation)”,即西方国家不是被动接受外来移民,而是“主动推动”外来移民。他批评西方政府出于经济或意识形态考虑,忽视了移民对社会结构的长期影响。
合法与非法
然而,仔细分析一下英国的移民数据和英国民众对移民的态度,你会发现,情况并非那么简单。
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和英国内政部截至2024年底的最新数据,在2021年至2024年间进入英国的410.5万长期移民中,外国留学生及其家属占比约为30%至35%,即总数在120万至140万人之间。
怎么?外国留学生及其家属也被计入“移民”人数之中?他们多数人学成之后可能都会自愿或被迫返回自己的祖国,他们怎么是“移民”?
是的,只要外国留学生在英国的居住时间超过12个月,他们就会被计入英国的长期移民人数之中。而且,这并非是英国独有的移民统计方法,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法国等国在内的几乎所有西方国家,都把外国留学生统计在长期外来移民人数之中。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移民”这个词更偏向于一个法律和身份上的概念,通常是指那些在移居国入籍或拿到绿卡(即没有入籍但拥有永久居民身份)的人,学成归国的留学生应该不属于“移民”。但在英语国家中,“immigrant”这个被中国人翻译成“移民”的词,则更偏向于一个统计学和人口学上的概念。英国国家统计局和联合国统计标准通常将“immigrant”定义为“一个人在过去12个月内从其他国家迁入,并计划在该国居住至少12个月”,这一定义包括留学生、工作签证持有者、家庭团聚者、难民等。因此,留学生如果计划在英国居住超过一年,也被统计为“immigrant”,尽管他们在法律上可能只是“temporary residents(临时居民)”。
问题在于,许多英国人,尤其是那些受教育程度比较低的英国人,也不完全清楚统计局每年公布的移民人数究竟包括哪些人,更不清楚外国留学生在统计局公布的移民人数中占比居然高达三分之一。加上右翼媒体的炒作和极右翼政客的渲染,每年公布移民人数时,都引发许多不明真相的英国普通人的恐慌。再加上卡尔森、考德威尔这样的美国右翼媒体人推波助澜,难怪会出现群情激昂的反移民抗议活动。
此外,由于乘坐小皮筏子从法国偷渡到英国的非法移民经常在英国小报“上头条”,大幅照片非常抓眼,触目惊心,一些英国人便想当然地以为,在每年公布的数十万、上百万移民人数中,这些非法偷渡的“船民”占比一定很高,这更加剧了他们愤怒、无奈的“被入侵感”。
根据今年8月5日公布的舆观(YouGov)民意调查数据,近一半的英国受访者(47%)认为,在英国非法居留的移民数量多于合法移民,只有19%的受访者认为合法移民数量“远多于”非法移民。舆观还发现,在那些认为应该遣返大量新移民的英国人中,有72%的人误以为非法移民数量“远多于”合法移民。
要提供一个精确的非法移民人数是极其困难的,因为“非法”的性质决定了这部分数据无法被官方或机构精确统计。所有关于非法移民数量的数字都是估算值。关于居住在英国的非法移民人数的估算在12万至130万之间。这个数字通常是存量(stock),而非每年新增的流量(flow)。反移民的英国改革党的估算在这个区间的上端:120万。即使按照改革党的估算,英国非法移民的人数也远远低于合法移民。2021/2022年英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出生在国外的英国居民的总人数高达1070万人。
至于那些乘坐小皮筏子跨越英吉利海峡、从法国偷渡到英国的“船民”,在英国所有移民中的比例,就更低了。
根据英国内政部公布的数据,近年来通过小船抵达英国的人数分别是:2020年,8466人;2021年,28526人;2022年,45755人;2023年,29437人;2024年(截至8月10日),已超过16000人。
然而,工党政府如果以为非法移民在所有移民中的占比很小就掉以轻心,不努力解决这个问题,它就很有可能在下届大选中被一直在民调中领先的改革党击败,丢掉执政权,重蹈美国民主党漠视选民对非法移民问题的关切而把白宫钥匙再次拱手让给特朗普的覆辙。因为这些年来改革党领袖法拉奇,就是靠着“船民入侵英国”这种简单粗暴的口号,从一个屡选屡败的民粹主义小丑,逐步变成今天频频在民调中领先的政治明星的。
上面谈的是非法移民。那么,曾经四年内高达400多万的合法移民呢?专家们认为,“鲍里斯浪潮”可能很快就要退潮。
约翰逊的继任者、保守党上一任首相苏纳克已经修正了约翰逊过于宽松的签证政策,后来的工党首相斯塔默,更是承诺大幅减少移民人数。最近,工党政府又提出了新的改革措施,包括关闭社会护理签证通道、缩短学生的毕业后工作期限、提高技术移民的门槛等。
英国移民律师伊恩·罗宾逊(Ian Robinson)说,现在外国人获得英国工作签证或英国企业担保外国工人来英国已经变得困难得多了。罗宾逊说:“工资更高了,生活成本大幅增加,而且还在继续增加。人们留下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了。”
一些移民专家认为,英国的净移民人数可能会逐步接近每年约25万的长期平均水平。
伦敦经济学院教授、英国政府的移民咨询委员会(Migration Advisory Committee)前主席艾伦·曼宁(Alan Manning)说:“正如净移民人数急剧上升一样,它也可以急剧下降。”
英国政府移民政策的变化,意味着家属将被拒之门外,随着政府收紧移民政策,更多人的签证将到期,必须离开。因为许多拿着工作签证和学生签证的人,虽然是统计学意义上的移民,但并不是可以合法长期居留在英国的“移民”。
英国民众对移民问题的关注和焦虑,虽然不能轻率地贬之为极右翼组织煽动起来的种族主义“排外行动”,但也确实混有因种种因素而导致的误解和夸大成分。大概,移民问题的错综复杂性,也适用于其他西方国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