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科普月之际,“博物馆里的巾帼科普公开课”首场活动“跟‘嫦娥’去探月”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举行。本次活动以航天科技为主题,邀请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工程中心研究员、嫦娥七号任务副总设计师,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唐玉华携由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的《科学家妈妈讲“大国重器”:跟“嫦娥”去探月》与青少年面对面交流,共同开启年度科普盛宴。
活动中唐玉华以亲历者视角,生动讲述了中国探月工程从嫦娥一号到嫦娥六号的辉煌历程。她通过大量珍贵的一手资料,将中国航天人勇攀科技高峰的壮丽画卷徐徐展开。从月球基本知识讲起,逐步深入到中国探月工程的技术难点和重大突破。探月故事的分享深入浅出,既有科学家的严谨求实,又兼具教育者的启发引导。完美诠释了科学家精神与师者情怀的深度融合。
活动现场,来自北京史家实验学校科技社团的师生代表听得聚精会神,不时报以热烈掌声。在互动环节,学生们踊跃提问。“为什么我国选择在月球背面采样?”“嫦娥六号采集回的月壤怎么研究利用?”“我国未来会在月球上建基站吗?”面对这些问题,唐玉华一一耐心解答,并勉励同学们好好学习,保持好奇心和探索欲,将来为祖国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活动结束后,许多学生表示,在教师节这个特殊日子里参加科普活动,既学到了科学知识,也更加理解了老师的辛勤付出。“唐老师不仅让我们学到了知识,更让我们看到了科学家精神。"一位参加活动的同学表示,"这个教师节收获太大了,我们遇到了一位特殊的老师,还收到了一本开启航天梦的好书。”《跟“嫦娥”去探月》是中国妇女出版社推出的《科学家妈妈讲“大国重器”》系列图书之一,近年来,妇女出版社聚焦推广科技创新成果,以书为媒,持续为青少年播撒科学种子,成为连接科研工作者与公众的重要桥梁。
此次活动由全国妇联宣传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中国妇女出版社联合主办,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提供支持。全国妇联宣传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中国妇女出版社、北京市科协等相关负责同志出席了活动。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将以科普月为起点,在下半年推出系列科普活动。后续将围绕民生科技、人文社会科学、传统工艺与科技融合等领域,整合多方资源,为公众搭建高质量的科普交流平台。未来博物馆将继续发挥好社会教育功能,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为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贡献力量。
撰稿:王艳
后续活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