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创智城,建造更智能
唐山劳动日报讯(刘天玥、王建琦)近日,路北区唐山创智城项目一期工程工地现场,技术部质量员赵爽正通过头上的全景智能安全帽,将施工画面实时上传至智能建造平台。
一顶普通的安全帽加装人工智能和GPS技术设备后,就不仅局限于安全防护那么简单,它具有音视频录制、施工人员定位、视频对讲等多种功能。“通过现场管理人员佩戴智能安全帽等巡查设备,关联公司级、项目级智能建造平台,可实现远程调度指挥,查看现场质量问题及整改情况。”赵爽介绍。
“3-E栋一层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成品保护措施不到位,造成墙面污染,请相关部门在半小时内完成清理。”随着中心智能建造平台指挥系统对视频进行分析并发出预警,赵爽立即在现场将问题形成清单,传至相关责任人。
据了解,唐山创智城项目总投资18.6亿元,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由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建设。2023年12月,一期工程正式开工。项目依托装配式技术与数字化管理系统进行智能建造,克服了工程内容多、工期紧、结构复杂等诸多困难。目前,整体工程主体结构已完成并通过认证,机电安装已进入收尾阶段,幕墙、精装修、外网工作正在紧张施工中。建成后,这里将成为航空器零部件、汽车紧固件等高端产品研发及生产的高新技术产业园。
当5G信号覆盖钢筋水泥,传统工地正经历智慧系统智能建造,不仅靠一顶安全帽,还要有一个智慧大脑。项目通过智能建造指挥系统,综合应用物联网、云计算、高效传输、智能机器人等手段,高效进行数据传输分析,构建智能监控和防范体系,实现精细化施工管理。同时,智慧化工地在保质保量基础上,还通过精准计算,实现人、材、机与工程进度最优匹配,实现节材节能,降本增效。
“5G工地有效弥补传统方法和技术在监管中的缺陷,实现对人、材、机、料、法、环、测的全方位实时监控,变被动监督为智能监控,助力项目提质增效。”创智城项目一期技术部质量员王紫阳介绍。
近年来,唐山以新质生产力为驱动,培育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智能制造中试基地等一批创新平台。唐山创智城采用智能建造管理体系,主要建设科创企业孵化加速中心,打造成高新技术集聚效应、总部经济驱动效应为一体的标杆示范性高新技术产业园,让传统产业从制造到智造,助力建筑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更为唐山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唐山劳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