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精准支持怀柔科学城科学仪器和传感器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近日制定出台,怀柔科学城将拿出真金白银助力科学仪器产业发展。其中,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围绕科学仪器和传感器在科学城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结合运行绩效最高给予3500万元资金支持。
本次“若干措施”分别聚焦支持关键技术研发、支持成果转化、支持企业集聚和发展、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支持科学仪器产品拓展应用场景等五方面,提出18条具体支持措施。支持对象包括登记、注册在怀柔科学城范围内,开展、服务高端科学仪器和传感器及相关产业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创新主体,以及在怀柔科学城开展创新活动的高校、科研机构等。
在支持关键技术研发方面,企业围绕怀柔科学城设施平台需求开展科学仪器和传感器前沿颠覆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经评审认定后,给予最高不超过30%、500万元的资金补贴;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依托设施平台在科学城开展合作研发、建立创新联合体等,针对核心技术展开研发攻关,并将成果转化的,给予企业一次性不超过300万元的资金支持等。
在支持成果转化方面,支持在科学城开展创新创业专业培训,根据培训内容和效果给予培训主体不超过100万元资金支持;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围绕科学仪器和传感器在生命科学、物质科学、信息与智能科学等重点领域,在科学城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共性技术研发、应用研发、概念验证、成果转化等,支持不超过3年,结合运行绩效给予最高不超过3500万元的资金支持等。
在支持企业集聚和发展方面,国内外知名仪器和传感器企业在科学城设立总部或子公司并建立生产基地、联合实验室、维修维护服务站、实训基地、销售展示中心等,参与设施平台的建设与服务,给予不超过500万元的资金补贴;鼓励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对整机、关键零部件、关键器件、软件、耗材、试剂等技术产品转化的创新创业团队,根据具体情况,一次性给予每个项目团队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资金支持等。
在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方面,鼓励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对于首次获得国际类奖项、首笔海外订单或参加国际产业展会、论坛等,给予每次最高不超过20万元的资金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的“拳头产品”或系列产品首次达到企业市场应用规模的60%,给予最高不超过20万元支持等。
在支持科学仪器产品拓展应用场景方面,支持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创新主体对科学城内企业的国产仪器设备开展测试、验证和评价,对于形成实质性合作并产出报告的,经评审给予创新主体最高50万元的资金支持;与科学城内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共建专利“先使用后付费”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专利采用先使用后付费、开放许可模式,在产生收益后支付许可费用,给予企业支付许可费用的50%、不超过50万元的资金支持等。
来 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