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高位推动下,内蒙古以“起跑就领先”的魄力,按下科技“突围”快进键,锚定稀土、储能、氢能、乳业、空天计量等战略领域,以“非常之举”在重点点位上精准落子,让科技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 与“最大增量”。
这里既有“工业维生素”稀土的“精密蜕变”,也有绿电储能的“绿色革命”,更有空天技术的“高度突破”……每一个点位“突围”都在寻找高质量发展的“最优解”。为此,我们特开设“突围进行时”专栏,将目光对准这些滚烫的创新现场,记录“卡脖子”技术突破的艰辛,见证新质生产力破茧的喜悦,倾听科研人员勇立潮头的心声,共同书写北疆大地向新质生产力进军的生动篇章。
走进包头稀土研究院,稀土材料产品目不暇接,其中,添加稀土新材料的各种灯具令人瞩目。
“我们研发的减蓝光转光膜能够有效吸收灯具中有害蓝光,并通过转光技术对灯具光谱分布进行科学修正。”包头稀土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将减蓝光转光膜与商用LED灯具共同封装后,灯具光谱中有害蓝光比例显著降低,能够最大程度降低灯具对人眼危害。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照明需求增加,减蓝光LED市场近年来迅速增长,尤其在教育、办公和家庭照明领域,减蓝光LED产品需求显著上升。
“现在市售健康照明灯具中添加的减蓝光材料,对于有害蓝光仅有单一吸收作用,无法将有害蓝光转换为有益的绿、黄、红波段光,导致灯具光效显著降低,无法满足高亮度和高光效需求。”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何低成本解决LED灯具蓝光辐射产业共性问题,催生产业新蓝海,守护好人民视力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包头稀土研究院联合内蒙古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华发科技(内蒙古)有限公司、内蒙古科技大学,共同实施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稀土点位专项“白光LED用光转换薄膜的制备与产业化开发”项目,面向下游市场应用需求,开发一系列高性能稀土基转光材料及光转换薄膜,形成整套成熟的稀土光转换复合材料工业化生产关键制备技术和应用于LED健康照明产品生产领域/改造领域的施工方案,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项目实施以来,项目组依托白光LED灯用稀土新型光转换材料的研制及应用开发科技成果,加速突破光转换材料在白光LED光源中应用的关键技术,通过转光和补光技术,将灯具中的有害蓝光转化为绿、黄、红波段光,减少有害蓝光并提高其他波段可见光的强度,有效解决白光LED照明的生物安全问题,加速减蓝光稀土新型光转换材料在白光LED 照明器件中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