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记者 周凌峰 报道
8月25日,安井食品(603345.SH)发布半年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76.04亿元,同比微增0.8%;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6亿元,同比减少15.79%;基本每股收益2.31元。
记者注意到,这是安井食品2017年上市以来,半年报首次出现净利润下降的情况。
2024年分产品变化情况
安井食品主要从事速冻调制食品(以速冻鱼糜制品、速冻肉制品为主)、速冻菜肴制品和速冻面米制品等速冻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一直以来,包括鱼丸、肉丸等在内的速冻调制品是安井食品的营收主力,2024年营收78.39亿元。
2025年上半年分产品收入情况
翻阅此前的财报数据,记者发现,其速冻米面制品、农副产品却从2024年开始走“下坡路”。 2024年,速冻米面制品、农副产品分别实现营收24.65亿元、4.49亿元,同比下滑3.14%、11.74%。2025年上半年,这两种品类继续呈下滑趋势,分别实现营收12.41亿元、1.81亿元,同比下滑3.89%和4.57%。
值得一提的是,褒贬不一的预制菜产品却成了安井食品的2025年上半年的唯一增长极(速冻菜肴制品)。但这种增长对安井食品而言或许只是“昙花一现”。 2024年,其预制菜业务实现营收43.49亿元,同比增加10.76%;而就在2023年,该业务的增幅为29.84%,一年时间,安井食品预制菜业务的增幅缩减了近20%。而最新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预制菜的营业收入达24.16亿元,同比增加9.40%。将此品类置于报告期内比对来看,正增长的数据或许会让人欣喜,若将时间线拉长,记者还发现,预制菜业务的盈利能力也正在减弱,2024年,该品类的毛利率为11.76%,同比微增0.11%,与2023年0.23%的增速相比趋于放缓。
除了产品结构增速放缓或下跌的变化,安井食品在成本端的压力也不容忽视。公司在2025年半年报中表示,营业成本变动主要系销售增长及小龙虾、鱼糜等原材料采购价格上涨所致。
从现金流数据来看,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2,921,190.8元,同比下降132%,主要系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增加所致。这进一步表明成本端对公司经营活动和利润产生了较大影响。
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安井食品的消费投诉(来源:黑猫投诉)
除了现金流方面承压、产品变动下滑外,2025年以来,安井食品还接连卷入多起消费者投诉事件。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有消费者在抖音、美团优选、拼多多等平台购买的安井产品中,发现异物、包装破损、发霉等问题。其中,“速冻丸子塑料异物” 事件引发广泛讨论。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影响公司的品牌形象,还可能对销售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尽管目前没有直接数据表明这些事件对公司上半年业绩造成了多大冲击,但从长期来看,若不能妥善消费端对公司的信任,将对公司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构成威胁。
从当前来看,安井食品在食品行业依然处于头部的位置。7月4日,安井食品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首家“A+H”上市的速冻食品企业。公司的港股募资未来主要通过战略合作及外延式并购来实现东南亚、欧洲及北美等海外主要市场的优质产能拓展和海外销售渠道扩充,包括直接投资在海外本地化建厂自营,以及并购拥有成熟市场且具有稳定盈利能力的冷冻食品企业。
8月25日当天,安井食品还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公告称,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减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的股份数后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425元(含税)。本次拟派发现金红利为人民币473,282,445.60(含税),占公司2025年半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未经审计)的比例为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