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一出来,网上就炸锅了。不少人看到中国神舟系列返回舱落地后黑乎乎的,像刚从火堆里捞出来似的,而印度的加甘扬测试舱却亮堂堂的,就觉得是不是咱们的技术还不如人家?这想法挺常见的,毕竟谁都想自家东西看起来体面点。但说实话,这事儿得掰扯掰扯,里面有门道,不是表面那么简单。
先说中国返回舱为啥焦黑。这不是质量问题,也不是技术落后,而是故意这么设计的。返回舱从太空回来时,速度快得吓人,每秒好几公里,跟大气层一摩擦,温度能上千度。要是没点防护,里面的人早烤熟了。中国用的是一种叫烧蚀涂层的材料,这玩意儿在高温下会慢慢汽化脱落,顺带把热量带走。这样一来,舱体内部温度就控制住了,航天员安全着陆。落地后,一面黑是因为那面直接面对摩擦,碳化了;另一面相对干净点。从神舟一号开始就这样,神舟十六号、神舟十七号、神舟十八号返回时都这样,黑黑的证明涂层干活了。
举个例子,神舟十八号2024年11月返回东风着陆场,舱体黑得发亮,但航天员叶光富他们仨完好无损。这设计强调实用,安全第一,不搞花里胡哨的外表。设计师张柏楠说过,这种防热材料已经超美国了,神舟十六号还用了自洁涂层,舷窗保持清楚,方便观察。总的来说,黑是好事儿,说明系统正常运转。
再看印度那边,他们的返回舱为啥那么干净?主要是因为测试阶段不一样。印度加甘扬计划是他们第一次搞载人航天,2023年10月做了无人测试,叫TV-D1,飞船只升到20公里左右的高度,就在孟加拉湾着陆了。这高度还没出大气层,摩擦热量小得可怜,自然不会黑。他们的隔热用碳化硅材料,外加氮气环绕保护,耐热但没经受真正考验。碳化硅能挡热,但稳定性不如中国的涂层。
要是真进轨道,返回时速度上来,估计也会变样。印度计划把航天员送400公里轨道,呆三天再回,但到现在还没实现。原计划2022年载人,现在推到2027年了,因为疫情、供应链问题啥的。2025年他们要搞无人轨道测试,G1任务用LVM3火箭,带机器人Vyommitra上去试试。要是成功,再看返回舱啥样。但目前,他们的干净只是因为没到火候,不是技术碾压谁。
比比两国航天进展,你就知道谁更稳。中国从2003年神舟五号开始,就实现了载人飞行,杨利伟上天那会儿,印度还在起步。现在中国有天宫空间站,独立建造,航天员能常驻半年以上。神舟十七号2024年4月返回,神舟十八号接着上,神舟十九号2024年10月发射,神舟二十号2025年4月。这些任务积累了海量经验,空间站技术全球唯一,美国的国际空间站都要退役了,中国很可能成唯一有站的国家。
印度呢?航天起步晚,月船三号2023年着陆月南极,但月球车只活了14天,就因为保温差失联了。中国嫦娥三号2013年上月,玉兔号到现在还工作。印度想追,但差距大,加甘扬推迟到2027年载人,中间还得过好几关。他们的航天预算少,技术依赖外援多,比如跟美国合作卫星。不是说印度不行,他们在努力,但跟中国比,还没到同一级别。
这事儿说白了,就是设计理念不同。中国优先安全,烧蚀涂层黑点无所谓,只要人平安。印度测试早,没烧起来,自然干净。但等他们真飞轨道,返回舱估计也得变色。网上有人拿这个说中国落后,其实是没懂原理。航天不是比谁的舱亮堂,是比谁能可靠地把人送上去再带回来。中国这些年,空间站、月球采样、火星探测,全是实打实的成绩。印度加甘扬要是2027年成功,也值得鼓掌,但中国早走在前头了。别总自卑,咱的航天是真牛,踏踏实实往前冲。
最后,航天是人类事儿,不是零和游戏。中国黑舱,印度干净舱,各有道理。别光看表面,懂了原理,就知道中国设计靠谱。印度努力中,未来可期。但现在,中国航天是真强,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