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惨败后 石破茂为何选择继续担任日本首相
7月21日,在日本东京,日本首相石破茂在记者会上发言。
日本国会第27届参议院选举于21日早上完成计票。由自民党、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未能获得过半数议席,由此在参众两院同时成为少数派政府。
日本首相石破茂21日举行记者会表示,对参议院选举失利表示歉意,但日本当下面临日美关税谈判、物价上涨等问题,为使政治保持稳定,自己将继续担任首相。
对于执政联盟为何在此次参议院选举中失利,石破茂说原因包括政治改革、物价上涨等问题,并表示将尽快进行分析。
石破茂表示,其今后的执政道路充满“荆棘”,将更为细致地与其他政党进行讨论。他还说,自民党将继续与公明党联合执政,目前无意扩大执政联盟。
在日本历史上,前首相桥本龙太郎和安倍晋三都曾因自民党在参议院选举中失利而辞职。石破茂何以选择留任?其内阁前景又将如何?
历史性惨败,原因何在
日本参议院选举结果显示,执政的自民、公明两党合计获得47席,未能实现50席的过半目标,无法维持参议院多数。加之此前在众议院也未过半,执政联盟正式转为“参众两院少数政权”。这是自1955年自民党成立以来,以其为主导的执政联盟首次在两院同时失去多数议席。
日本媒体普遍认为,执政联盟遭遇失利主要有以下两大原因。
首先,民众对物价高涨和政府应对不满。近一段时期,以大米价格为代表的物价快速上涨,日本政府虽推动企业涨工资,但民众实际收入仍不断下滑。多家媒体的出口调查显示,选民最关注的议题是“物价对策”,选择比例远高于其他选项。
石破茂内阁为应对通胀,在选前提出向每人发放2万日元现金补助。然而该政策被广泛批评为“撒钱买票”,不仅难以覆盖持续上涨的生活成本,也无法从根本上缓解民众的经济负担。与此同时,此前的米价飞涨、阁僚失言、商品券问题等一系列风波也在不断削弱执政党的公信力。日本时事社的选前民调显示,石破茂内阁支持率已跌至20.8%,创其上台以来的新低,接近日本政界通常认为进入“下台水域”的20%。相比之下,在野党的“减免消费税”“废除汽油暂定税率”等民生政策更具吸引力。
其次,选民对传统政党产生越来越强的倦怠感。此次选举中的最大赢家是国民民主党和新兴的民粹保守政党参政党。前者选前有9个议席,选后达到22席;后者则从原有1席跃升至15席,实现重大突破。日本中央大学教授中北浩尔说,不少选民认为自民党与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都太旧”,因此将选票投向具备“新鲜感”和草根动员能力的新兴政党。
国民民主党主打上调打工族收入免税门槛、废除汽油暂定税率等政策,切中在职群体关切,赢得广泛共鸣。参政党则主打“日本人优先”的排外口号及相关反外国人政策。两党特别是参政党均擅于通过社交媒体吸引选民。日本国际大学副教授山口真一指出,参政党通过社交媒体实现舆论突破,形成“网络带动现实”的效应,带动了多个政党围绕“外国人问题”展开讨论。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北亚研究所所长樊小菊认为,败选的原因是自民党没能在石破茂带领下走出“黑金”丑闻,民众看不到在自民党继续执政下带来生活改善的希望。败选将冲击日本政局,首相石破茂的执政将面临诸多掣肘与不确定性。
日本时事社选前民调显示,石破内阁支持率已跌至20.8%,创其上台以来新低。在日本政坛惯例中,30%以下被视为“危险水域”,跌破20%则意味着“下台水域”。在不支持的理由中,超过四成认为内阁“缺乏领导力”和“政策失败”。
不下台?理由有这些
尽管未实现选前提出的“过半数”目标,石破茂在开票当晚被问及是否会继续履职时说:“现在(自民党)仍是议席数最多的政党……必须认识到这个责任。”多家日本媒体当时解读,这表明石破茂有意继续担任首相。
目前,石破茂暂能留任首相的原因有三:
首先是制度层面不存在强制性。参议院选举不同于众议院选举,不涉及“首相指名选举”这一环节,即无需在流程上重新选举首相。
其次是反对党派力量分散。在野党虽然在民生议题上具备共识,但在宪法、安全保障等关键政策上分歧明显,短时间内形成合力提出不信任案的可能性较低。因此,在不主动提出辞职的前提下,石破茂或能在短期内留任首相。
此外,日美关税谈判正处于关键阶段。路透社援引日本经济官员的话称,若石破茂辞职,此前一直负责对美贸易谈判的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可能也将辞职,谈判将被迫从零开始。
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也在直播节目中强调,“当前正值极为重要的时期,最关键的是不能让国政陷入停滞”,执政党必须切实履行责任。不过,有日媒披露,自民党内已有人开始就更换首相、重新举行总裁选举的时机展开讨论。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