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阿克西奥斯新闻15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说,美国国务卿鲁比奥14日与法国、德国外长和英国外交大臣通话,讨论伊核问题等议题。美国及其盟友一致认为,如果8月底前美伊未能就伊核问题达成协议,伊朗将面临严厉制裁。
△美国阿克西奥斯新闻报道截图
法国外交部长巴罗15日表示,若未达成实质性核协议,法英德三国最迟将于8月底启动联合国对伊朗“快速恢复制裁”机制。
近期,英国、法国、德国威胁称将启动针对伊朗的“快速恢复制裁”机制。所谓“快速恢复制裁”机制,是指伊核协议参与方如果认定伊朗违反协议内容,可快速恢复此前联合国对伊朗实施的制裁。
△美联社报道截图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加埃14日表示,在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后,欧洲三国也严重违反了伊核协议承诺,因此没有资格采取相关行动。
△伊朗国际电视台网站报道截图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田文林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采访时指出,美国及其盟友将8月底设定为恢复严厉制裁伊朗的最后期限,主要出于两个目的。
·一是通过施压迫使伊朗重新回到谈判桌。美欧希望将“快速恢复机制”作为谈判筹码,迫使伊朗在核问题上作出让步,恢复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检查监督,减少伊朗发展高浓缩铀的可能性。由于“快速恢复机制”条款将于今年10月到期,启动这个程序又需要30天时间,美欧希望在俄罗斯10月接任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国之前完成相关程序,避免俄罗斯可能的阻挠。
·二是应对伊朗核活动不断升级的趋势。美国和以色列6月对伊朗核设施发动打击之后,伊朗已经停止了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相关合作。美欧认为这可能会促使伊朗加快核项目研发,因此需要采取强硬措施遏制伊朗的核进程。
有媒体报道说,欧洲国家打算在未来几天或几周内与伊朗接触,如果伊朗采取措施让世界对其核计划放心,就可以避免“快速恢复制裁”。这些措施可能包括恢复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监督。
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15日晚些时候表示,虽然伊朗希望与美国接触,但他并不急于与伊朗进行对话。
△《以色列时报》报道截图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加埃表示,有关伊朗外长阿拉格齐与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会晤的安排,迄今为止还“没有明确的时间或地点”。
田文林分析指出,这种差异背后反映出了各方不同的战略考量和各自的地缘政治利益。
·美国表面上称不急于对话,实际上是希望通过谈判约束伊朗的核活动,同时由于美国国内对于重启伊核谈判存在不同的声音,以色列也不赞同通过谈判方式解决核问题,因此美国对于重启核谈判还在观望。
·伊朗对重启谈判没有明确表态,首先是出于安全顾虑。毕竟伊朗的核设施刚刚遭到美国和以色列的军事打击,伊朗要求任何谈判必须以安全保证为前提,确保谈判期间伊朗不会再遭受袭击。同时,谈判也是伊朗的筹码。伊朗目前的浓缩铀浓度已经达到了60%,接近武器级水平,拖延时间可以增加自己的谈判筹码。
·法德英三国的态度相对比较紧迫,首先是“快速恢复制裁”机制有一个时间表,欧洲国家担心如果错过窗口期,未来会失去对伊朗核活动的制约手段。此外,为了避免中东局势进一步恶化,欧洲三国更倾向于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伊核问题,认为如果美伊僵局持续下去,可能会引发新的地区冲突,进而会影响欧洲的安全和能源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