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伏特是电压的计量单位,比特是数据信息量单位,在日益加速的电气化、信息化浪潮中,二者实现了业态共生、协同共进。
截至2025年5月底,太原市共有数据中心8个。其中,坐落于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的中国移动(山西太原)智算中心(以下简称“智算中心”)已投产算力2000PFLOPS,机架数达到了1万架,其用电报装容量高达13.9万千伏安,是该市最大的数据中心,也是国网科创城供电公司最大的客户,月最大用电量超过1000万千瓦时。
据了解,该中心是全国唯一采用全光低时延算力网的数据中心,传输速率实现了每秒70G的全球领先水平。
“好矫捷呀,思想的步伐!”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拜伦曾衷心地赞美人类的伟大。鲜为人知的是,他的女儿阿达·洛芙莱斯却成为大名鼎鼎的“数字女王”,是计算机程序的创始人,她开启了让机器“听懂”思想的尝试。1946年诞生的ENIAC(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重达30吨,每秒能完成5000次加法运算。
殊不知70多年后的今天,人类思想的“同步”借助以千万亿次为计量单位的算力也已经在远距离、大容量上达到了念随心动的级别,并已在即时通信、远程医疗、抢险救援、工程建设、国防、科研等领域发挥重大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快速、高效发展。
智算中心依托山西移动的网络维护、机房管理、算力运营能力,为我省企业提供“部署最便捷、机房最安全、业务最稳定”的算力服务,必须要有绝对可靠的电力供应。
“智算中心内部设有4个配电室,公司为每个配电室配备了双电源供电系统。”国网科创城供电公司营销班班长王浩说,“从3座110千伏变电站和1座220千伏变电站的不同母线侧敷设了8条10千伏线路,保证供电安全可靠。”
“由于数据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对供电电压的要求非常高,甚至可以说是严苛,10千伏线路电压波动必须控制在小于4%以内,远低于一般规定的±7%,这给供电部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使这样,多年来也从未发生过因为供电可靠性下降而导致的故障。”智算中心负责动力维护的工程师李勇伟说。
据国网科创城供电公司党支部书记王康介绍,国网科创城供电公司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指派党员服务队和青年突击队专人与智算中心进行对接,及时共享故障信息,在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等关键时期加强线路通道的巡视检查控制外破故障,以最大程度减少电压波动给数据存储、计算和传输带来的影响。
“近期又有一户容量为2万千伏安的数据中心报装接电,算力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供电保障的能力也要跟上。”王康说。
百度云计算(阳泉)中心是百度自建的亚洲单体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计算中心。
2012年,在百度云计算(阳泉)中心项目正式确定建设意向后,国网阳泉供电公司主动对接政府主管部门,特事特办,仅用4天时间就完成了供电项目可研,并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选址、立项,一年半的时间就建设了一座110千伏变电站,直接将电送到了百度云计算中心的“家门口”。
阳泉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贾成荣说:“数十万台计算机24小时不间断运行,最重要的就是安全稳定的电力供应。”此后的10余年,阳泉供电公司积极对接企业,超前谋划、超前介入,每一次都紧跟企业实际发展过程中的用电需要,真正做到了“电等项目”。目前,该中心用电总容量达到23.39万千伏安,年用电量达到4.5亿千瓦时。
今年6月底,华北地区首个全栈式智能算力枢纽——长治智算中心开始建设。国网长治供电公司积极支持长治市政府打造“数字先锋城市”,主动提前介入,成立了由营销、运检、调度等部门组成的服务专班,紧跟项目建设进度,多次深入项目现场,详细了解用电需求,针对长治智算中心项目可靠性供电高的特殊要求,量身制定供电方案。考虑到长治智算中心项目未来扩容需求,国网长治供电公司提前布局,加快推进壶关经济开发区110千伏输变电项目建设。
截至2024年底,全国互联网数据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0.9%。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推动,数据中心电力需求井喷式增长,GPT-3大预言模型一次训练的耗电量为128.7万千瓦时,相当于我国约430个家庭一整年的生活用电量。据中国信通院测算,预计2030年,全国算力中心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将达到3%。
“算力的尽头是电力”,电力与算力的有效协同互动迫在眉睫。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公司将加强算力布局与电网规划、新能源场站布局的源网荷储协同规划,深入研究解决数据中心站的储能、柴油发电机等灵活性资源参与电网需求响应的机制,扎实推进电力算力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