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时代琥珀中新发现菊石包裹体
创始人
2025-07-09 21:00:46
0

记者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课题组获悉,中外科学家在缅甸北部胡康河谷的白垩纪中期琥珀中发现了特殊的化石组合——来自海洋的菊石与陆生或淡水节肢动物共存。此次发现是继2019年首次在琥珀中发现菊石包裹体之后,第二次记录缅甸琥珀中的菊石包裹体,相关成果发表在学术期刊《古昆虫学》上。

胡康河谷琥珀动物群是亚洲迄今发现规模最大的中生代生物包裹体,目前已鉴定涵盖50个纲超过2770个物种,是名副其实的“白垩纪时间胶囊”。琥珀中的菊石包裹体非常少见,目前只发现于缅甸北部胡康河谷。“琥珀作为树脂化石,通常记录的是白垩纪至新生代地层中的陆生生物信息,水生生物的包裹体相对罕见,海洋生物的记录更是罕有,故此次发现具有重要意义。”邢立达表示。

研究团队利用高分辨率显微断层扫描技术获取了标本内部构造,以识别关键特征,并结合琥珀产出的地层年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较大的标本包含一枚直径约30毫米的菊石壳体,研究团队将其归入“带菊石超科”;较小标本中可见不完整的菊石残骸,仅保留轻微的锯齿状鞍部和中度内卷的壳体形态。

“这两枚菊石的发现为重建白垩纪缅甸的生态环境提供了线索,表明当时的琥珀森林位于热带海滨。”论文主要作者之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金予飞介绍,较大标本中,与菊石共存的节肢动物包括蜱螨亚纲、半翅目古花蝽科和双翅目蝇类,代表了陆地及可能的淡水生态系统。此外,两件标本还含有炭化的植物碎片及粪便颗粒,指示森林地面环境来源。

较大标本的菊石壳室内充填有大量方解石和砂质,表明在被树脂包裹前,这枚菊石曾短暂暴露于空气中且受到风化作用。由于菊石外壳存在破损、内部未见软组织存留,研究团队推测,这些菊石可能被风暴或潮汐搬运至海岸附近的森林区域,并在搬运中受到破坏。“经过一段时间的风化和砂质填充后,菊石最终被富含植物碎片和陆生、淡水节肢动物残骸的树脂包裹,形成海洋生物与陆地生物共存于同一琥珀中的罕见记录。”金予飞认为,该发现为重建中生代沿海森林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线索。(记者 王美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孙颖莎为何又陷苦战?释放三个危... 在WTT美国大满贯女单第二轮比赛中,世界排名第一的孙颖莎对阵埃及选手汉娜·高达。比赛结果出人意料地艰...
天融信WAAP助力应用安全升级... 在云原生架构、微服务技术普及及移动应用深度渗透的当下,Web业务部署与管理模式正被系统性重塑。应用交...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首次揭开月背演... 今天(7月9日),中国科学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研究的最新进展,并系统梳理了自接收...
人工智能加速建材业创新发展 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建材行业向更智能、更绿色、更高端方向变革。 “通过数...
陕西移动西安分公司:心级服务多... 在古城西安,陕西移动西安分公司始终将“心级服务”理念融入点滴行动。近期,从碑林区营业厅的适老关怀,到...
120余名两岸专家学者在安徽共... 中新社合肥7月9日电 (赵强 陈沭文)第十二届皖台物联网研讨会9日在安徽省滁州学院启幕,来自两岸30...
越疆机器人发布全球首款六足仿生... IT之家 7 月 9 日消息,越疆机器人今日发布公告,宣布推出全新的六足仿生机器狗,这是集“认知、动...
原创 清... 自二十一世纪以来,科技的迅猛发展不断推动着世界向前迈进。在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无疑是...
“五一”假期首日,两岸“小三通... 5月1日消息,“五一”假期首日,两岸“小三通”航线迎客流高峰。厦金、泉金、两马、黄马等4条“小三通”...
人工智能专题:2024年AGI... 今天分享的是:人工智能专题:2024年AGI市场机遇与挑战报告 报告共计:32页 2024年12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