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2025年人工智能研究报告-爬取训练数据训练人工智能的知识产权问题(中文版)
报告共计:24页
2025年6月3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OECD人工智能能力介绍》报告,推出“AI能力指标”测试版,该指标由50多位专家历时5年开发,涵盖语言到操作等九种人类能力,以1-5级评估AI能力,5级为人类水平。目前,AI在社交互动方面,如GPT-4o等大语言模型因强大社交记忆能力被评为2级;符号AI系统在物流规划等狭窄领域展现超人类能力,先进“推理”模型待完整版指标分析,最先进的LLM在元认知与批判性思维上达2级;LLM和生成式AI通过知识概括等能力,在知识、学习与记忆领域达到3级,但尚无系统具备通过互动增量学习等4级能力;前沿AI视觉系统处于3级;AI操作系统、自主配送机器人和工业自动化等最先进机器人系统被评定为2级。该指标框架旨在填补衡量AI能力的系统化框架空白,其具有易懂性、政策关联性、全面性和动态响应性,将AI与人类能力对标,助政策制定者评估AI作用,弥补主流评估框架缺乏与人类能力对比、结果晦涩及难反映实际任务执行能力的局限。此外,从其他研究来看,我国已初步形成系统化人工智能监管模式,但在监管权分配、制度设置和策略运用上存在不足 ,而回应性监管因多元主体、敏捷制度和多样策略等特性,适用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监管。企业在采用AI时,虽有提升生产力等潜力,但存在普及率低、企业规模与采用率正相关、不同行业采用率有差异等情况,常见应用于客户服务、流程控制等,面临管理层理解不足等障碍,不过多种公共服务对企业采用AI有帮助 。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