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果写毕节,就不能只写毕节!
创始人
2025-07-04 16:00:38
0

毕节,苍山如海,气势磅礴,秀水长流,风光壮美;毕节,物华天宝,藏珍蕴奇,人杰地灵,稀世瑰丽。毕节,矿产和水能资源富集,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旅游资源雄奇壮丽,民族风情多姿多彩,风流人物灿若星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风物特产别具一格。大美毕节,绝非寥寥数语就能尽述其美。你如果写毕节,就不能只写毕节,因为这里藏着太多值得深入挖掘和细细品味的故事与人文,有其独特魅力与鲜明标识。

毕节城区

一、你如果写毕节,就不能只写毕节:你要写历史厚重、文明赓续和风流人物

毕节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川滇黔三省交界处,素有“川滇黔锁钥”之称,地处东经103°36′36″—106°43′7″,北纬26°21′59″—27°46′21″之间,国土面积为26853平方公里。毕节是一个典型的岩溶山区,境内主要山脉有西部的乌蒙山、北部的大娄山、西南部的老王山。毕节市境内河流众多,分属长江、珠江两大水系,贵州人民的母亲河乌江发源于此,赤水河和珠江的重要支流北盘江流经毕节,水能资源异常丰富。毕节系“三省通衢”之地,区位优势明显,杭瑞、厦蓉等国家高速公路和成贵、隆黄等铁路贯穿境内,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目标早在2015年10月就已实现,毕节飞雄机场目前已开通国内直飞航线20余条。毕节已逐渐成为西南地区的区域性重要综合交通枢纽,2小时即可融入黔中、成渝、滇中经济圈,是珠三角连接西南地区、长三角连接东盟地区的重要通道。

毕节,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早在2亿年前的侏罗纪时代,恐龙的足迹便已涉足这方土地;200万年前,与人类同期生存的人类近亲“巨猿”曾经在此区域活动,“巨猿”化石在毕节被发现,填补了贵州此类考古的空白。黔西观音洞遗址,作为中国南方旧石器时代文化的“基因”库,展现了生命的起源和发展,为“人类起源多地区观点”提供了有力的实物证据。

关于“毕节”这两个字及其地名的来源,目前在学术上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种主流说法是,彝族是毕节这片土地上的一个世居民族,据彝族文献和相关资料记载:毕节为彝族比跻系世居之地,“毕节”两字是彝语“比跻”的音译,“毕节”两字系由人名冠部族名,部族名冠地名并延续至今。据《大定府志》卷之四十九《旧事志五·水西安氏本末第四下》所附录的《夷志》十二则记载:“比跻系白罗罗之名,因号其地为比跻,久之讹为毕节。比跻,地与水西、乌撒、播勒三家界相联,三家俱来越占,比跻潜逃至募役司,后又遁至镇雄府,家焉。” 另据《大定府志》卷之十一《沿革表第二》之内的夹注云:“《元史》顺元宣抚司有平迟、安德长官所,平迟即平夷之转。平夷去南秦近,且可控制建宁等郡,惟今毕节足以当之。毕节盖又平迟之转。夷书谓毕节为比跻之讹,比跻是其部人之名。方志谓毕节筑城以十二月晦始成,故名毕节。”

另外一种说法,在清乾隆版《毕节县志•卷之一•疆舆志》之“形胜”篇内,是如此表述的:“按,毕节在万山之中,四面有水环聚。东至雪山关而下,南自双山而上。地势平衍,近百里坦途。近城一水潆洄,由东而南而西折逼近城垣,俨若濠堑。昔人谓之毕川,邑之得名以此。或云:自元时已设驿,建置之初,时逢除夕,故名曰毕节。”

据有关专家考证,毕节这片土地有政区建置和人类居住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夏朝时期。“毕节夏为梁州江外之南域,商、周为荆州之地。秦时,境内置夜郎、汉阳二县。西汉时,分属犍为郡、牂牁郡所辖。东汉时,为犍为属国都尉、牂牁郡所领。蜀汉时期,境内设庲降都督府,分属朱提郡、牂牁郡、建宁郡所辖……”(引用自《毕节简史》)。截至2024年年底,毕节市辖七星关区(市辖区)、大方县、黔西市(市代管)、金沙县、织金县、纳雍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赫章县和百里杜鹃管理区(正县级)等8个县级行政区划和1个管理区,辖135个镇、91个乡(72个民族乡、19个非民族乡)、53个街道,共计279个乡级行政区划,户籍人口954.62万人,常住人口662.16万人。

每一次历史的变迁,都在毕节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每一次文化的交融,都在毕节山水间绘就了绚烂的图景。走进大方“慕俄格古城”,仿佛穿越历史的时空,回到了那个古彝文化繁荣兴盛的时代。彝族仿古建筑“贵州宣慰府”依山傍水而建,九层衙门巍峨庄严,青砖黛瓦红檐间,尽显当年彝族君长的执政风范。在古代典籍方面,毕节收藏和保存着占全国三分之二的中国古彝文献,其中,《宇宙人文论》还被收入《中国大百科全书》,为认识中华文明起源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文献资料;而被誉为“彝族古代百科全书”的《西南彝志》,更是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不但记述了古代彝族的宇宙观和万物起源,也记载了西南地区彝族古代生产、生活、风俗、物产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对研究彝族古代创世思想以及天文、历法、政治、军事、宗教、文化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此外,还有一些著名彝学典籍,如《土鲁窦吉》《爨文丛刻》《彝族源流》《物始纪略》《彝族创世志》《支嘎阿鲁王》《彝文金石图录》等,至今仍然珍藏于毕节。

贵州宣慰府游人如织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养育了一方人的,除了水土的丰厚滋养之外,还有优秀传统文化的绵绵润泽。追溯毕节的历史,回望多彩的毕节,这里的灵山秀水和丰厚历史,孕育了无数至今仍然闪耀在历史星空的风流人物。

毕节城区

傅宝

东汉牂牁郡平夷县(今贵州毕节北部,四川泸州南部一带)人,是毕节历史上第一位有史可考的杰出人物,被誉为“东汉南中第一名士”,曾任尚书郎、长安令、彭城相,为官期间政绩卓著,最后卒于巴郡太守任上。傅宝在南中设帐授徒多年,极力推崇、弘扬、传播中原儒学文化,使南中大开儒学之风,广播文明种子。

彝族首领济火(妥阿哲)

妥阿哲家的彝族姓氏,在妥阿哲这一代时称“济火”或“济济火”。当时,称名道姓习惯上多不称名而只道其姓,故称妥阿哲家为“济火”或“济济火”。济火(妥阿哲)早年统一水西区域,建立了强盛的慕俄格政权。蜀汉建兴三年(225年),济火(妥阿哲)因助诸葛亮及李恢将军南征有功,事后被蜀汉王朝封为“罗甸王”,治所在“慕俄格”。“罗甸国”延续到唐时称“罗氏国”,宋时称“阿者国”,元明清时期实行土司制,分别为“亦溪不薛宣慰司”“贵州宣慰司”“水西宣慰司”等,其“世有其土、世长其民”的地方政权延续了上千年,直到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实行彻底的“改土归流”,才结束了这个前后沿袭1474年的地方民族政权统治。

奢香

明朝初期贵州水西地区杰出的彝族女政治家。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奢香代袭已故丈夫霭翠的贵州宣慰使之职时,正值明王朝消灭故元梁王政权、统一云南之际。奢香审时度势,以国家统一大业为重,坚持不卷入西南分裂割据的漩涡,积极让明军在水西境内安营扎寨,主动贡马、献粮、通道,支持明军经贵州水西地区进伐云南,结束了云南割据势力的统治,使明王朝实现了对祖国西南边陲的全面统治,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大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奢香袭职摄政贵州宣慰使期间,开通龙场九驿,兴办汉学,奖励耕织,发展生产,倡导彝汉融合等,为维护地方稳定和民族团结、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等作出了卓越贡献。明太祖朱元璋对此由衷赞叹道:“奢香归附,胜得十万雄兵!”

李世杰

清代黔西州(今毕节市黔西市)人,其父李植,以雍正七年(1729年)选拔贡生起家,官两淮富安盐场大使。世杰少年读书之余,兼习骑射、拳勇、管弦。年二十余岁,请父捐资入仕途,官江苏常熟黄泗浦巡检,从此专心于为官之道。曾任泰州知州、镇江府知府、四川按察使、湖北布政使、广西巡抚、湖南巡抚、河南巡抚、四川总督、两江总督等职,后升任兵部尚书,官秩一品,谥号“恭勤”。在其告老还乡离京之前,他以贵州地处边陲,士子进京赶考诸多困难为由,奏请朝廷予以照顾,乾隆皇帝随即降旨饬沿途府、州、县,凡贵州举子进京应试,以火牌资送。李世杰为官期间,以清廉自律、严饬吏治、多谋善断、勤政爱民等而著称于世。世人评价曰:“当时任封疆大吏的,举国公认尹继善有德,方观承有才,李世杰则兼二人之长,才德兼备。”

韩鑅

大定府下辖毕节县人,清乾隆年间贡生,曾任河东河道总督、工部右侍郎、户部右侍郎、兵部右侍郎等职,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任工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官至从一品;他不仅是治水能臣,总督河南山东河道,而且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好书画,擅兰竹,喜作行楷擘窠大书,尤受时人推崇。

周起滨

清代毕节县海子街人。清道光三年(1823年)癸未科进士,曾任河南林县知县,信阳、光州知州,陈州、吉安知府,浙江杭嘉湖漕粮道,湖南按察使、广东按察使,广东布政使代办巡抚,太常寺正卿等职,诰授资政大夫、晋封荣禄大夫、加授光禄大夫,官秩正一品。周起滨一生忠君爱民、清廉勤政、政声卓著,深受百姓爱戴,咸丰皇帝对其颇为倚重。其家族科甲鼎盛,缔造了“父子双进士,五子皆为官”传奇:长子周范,咸丰三年(1853年)癸丑科进士,官刑部广东司主事,后历署云南澂江、元江、曲靖、顺宁、普洱知府,赏戴花翎加盐运使衔,诰授中议大夫,从三品。次子周筼,同治六年(1867年)丁卯科举人,曾任四川特用府补同知,赏戴花翎。三子周簳,太学生,历官湖南永顺、永州、远州、靖州、衡州知州,特授沅州府知府,补用道加盐运使司衔,诰授中议大夫,从三品。四子周第,太学生,官国子监典簿,保举通判,钦加知府衔,赏戴花翎。五子周箴,太学生,官国子监典簿,广东盐大使,保举知县,钦加同知衔,诰授奉直大夫,从五品。周氏一门政声显赫,家风绵长,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有其家族史料和文物,以彰其德。

丁宝桢

清朝平远州(今毕节市织金县)人,清咸丰三年(1853年)进士,选授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因军功卓著,同治六年(1867年)任山东巡抚,在山东十年任上,他以智斩慈禧宠宦安德海,治理黄河水患,兴办洋务抵御外侮,整饬吏治,革除苛政,兴办学堂并重修孔庙等实绩而名满天下。光绪二年(1876年)授头品顶戴,并以光禄大夫、太子少保、都察院右都御史衔升任四川总督。在任四川总督的十年期间,他以彻底整修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大刀阔斧改革盐政、打击贪官污吏、带头裁汰夫马局、推行节俭之风、大力提倡教育等政绩而闻名于朝野。此外,他还大力提倡洋务运动,创办四川机器局,生产出大批武器弹药,武装出川弟子入云南抗击法国侵略者。光绪十二年(1886年),丁宝桢卒于成都任所,清廷颁诏追赠丁宝桢为太子太保,谥号“文诚”。丁宝桢有《丁文诚公遗集》《丁文诚公奏稿》《十五弗斋诗文存》等著作传世。 。

毕节路氏翰林家族

是清代毕节知名的文化世家,“一门五进士,三代三翰林”,肇基于清康熙初贡生路瀛洲,其家庭兴旺有着近二百年的历史,八代书香门第、七代仕宦人家、六代诗人才子。路氏家族重视教育,子孙奋发有为,善诗书画,家族里一共走出五名进士、十三名举人、七名秀才,其中三人授翰林院庶吉士,路朝霖还升侍读学士,为清光绪皇帝老师。家族成员多任知县、知州等职,官衔从正七品至正四品不等,皆为官清正廉洁且多有好名声,路氏家族中还有多名诗人和诗书画“三美”艺术家。

余达父

毕节县(今七星关区)人,1910年毕业于日本东京法政大学,贵州省历史上知名的彝族诗人、学者和法学家,曾任贵州省立法院临时副议长、贵州省法院高等审判厅刑庭庭长、贵州省政府顾问等职。余达父系大屯彝族土司家族传人,六代“百年家学”之集大成者,在诗歌、散文、楹联、学术、随笔等方面造诣颇深、成就卓著,著有《㥞雅堂诗集》14卷、《罂石精舍文集》4卷、《蠖合拾尘录》2卷、《通雍余氏宗谱》4卷、《且兰考》1卷、《且兰野史》4卷。

周素园

毕节县(今七星关区)人,中国近代著名爱国民主人士。他早年受封建教育,甲午战败后矢志探索救国道路,主张以教育启民智、实业御外侮。1907年他创办《黔报》,积极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辛亥革命期间,他参与贵州起义并担任“大汉贵州军政府”行政总理;后因不满军阀混战,流亡十余年。寓居毕节期间,研习进步书刊,接受马列主义思想。1936年红二军团、红六军团长征至毕节后,他出任新组建的“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员,之后随军长征,并致信滇军、川军高层领导,为红军借道北上创造了条件。1936年12月,周素园随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高层领导人的多次接见。毛泽东称他为:“一个十分亲切而又可敬的朋友与革命的同志”。在延安,毛泽东不仅向他要了自传,还复信对他说:“你以往的已足自豪了,今后更辉煌的将来,应该是我执笔来补写。”全面抗战爆发后,他担任八路军高级参议,宣传抗日,返黔筹措物资支援前线。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贵州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等职。

林青

毕节县(今七星关区)人,毕节第一个中共党支部的创建者,中共贵州省工委第一任书记。他早年投身革命,1929年入团,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组建中共毕节支部,领导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1月,李维汉代表中共中央批准建立中共贵州省工委,林青任书记兼遵义县委书记,完成了中央交办的各项任务,并牵制国民党军队的行动,有力地支援了红军。同年7月,他因叛徒出卖被捕,狱中坚贞不屈,为掩护同志越狱壮烈牺牲,年仅24岁。其短暂的一生展现了共产党人为革命事业英勇斗争、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

毕节历史人物灿若星辰,然篇幅有限,更多风流人物未能尽述其详,然皆熠熠生辉,共同构筑起毕节人血脉里的品格基因,化作后辈仰望星空时的精神坐标。他们或以文治武功安邦定国,或以德行操守才学泽被后世,或以忠义气节名垂青史,共同铸就了毕节这片土地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些先哲贤达与先贤们的事迹与精神,如同浩瀚星辉,永远闪耀在毕节的历史星空,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续写新的辉煌篇章。

二、你如果写毕节,就不能只写毕节:你要写自然景观的壮丽与造物主的鬼斧神工

毕节市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全市现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11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44个。毕节的自然风光,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其稀缺性、罕见性、唯一性的景观资源,令人震撼。这里山川壮丽,气候宜人,四季分明,每一处风景都如诗如画,令人陶醉、流连忘返。

织金洞

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织金洞号称“中国溶洞之王”,集“大、奇、全”于一身,是目前世界上洞穴大厅钟乳石分布密度最大、类型最丰富、珍稀形态最多的洞穴;曾被评为“中国最美旅游洞穴排行榜第一名”,素有“行星上的一大奇观”“地下艺术宝库”之美誉,里面的钟乳石形态各异、色彩斑斓,让人叹为观止。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当代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冯牧由衷赞叹:“黄山归来不看岳,织金洞外无洞天。琅嬛胜地瑶池境,始信天宫在人间。”

织金洞霸王盔

百里杜鹃

百里杜鹃(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 百里杜鹃是 “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园” ,这里的天然杜鹃林带绵延50余公里,宽1-3公里,总面积125.8平方公里,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和品种最多的杜鹃花海,被誉为 “地球彩带·杜鹃王国”, 是地球上惊世骇俗的罕见奇迹。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赞颂杜鹃花:“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百里杜鹃于每年的春天绽放绝代风华。当春风拂过乌蒙山峦,长达百余里的花海长廊顿时化作流动的云霞,千山披锦,万壑涌香,百里河山浸润在氤氲芬芳之中。马缨杜鹃如烈焰燃岭,露珠杜鹃似初雪缀枝……各色杜鹃交织成千山铺锦、万岭叠彩的立体画卷,其磅礴气势令人心魄震颤,疑临仙阙。百里杜鹃不仅是造物主挥毫绘就的锦绣长卷,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诗篇,永远绽放着大地最绚烂的微笑,让每位观赏者既能领略“壮美绵延百余里”的视觉震撼,更能收获“心随花影共翩跹”的精神愉悦。

百里杜鹃

九洞天

九洞天(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九洞天溶洞深邃、如梦似幻,仿佛是大地的眼眸,藏着无尽的奥秘。神奇莫测、忽隐忽现的瓜仲河伏流,在长约六公里的河段上开了九个大天窗,亦洞亦水亦天,九隐九现,组合成集伏流、峡谷、洞穴、天桥、天坑、古生物化石等于一体的岩溶大观,被誉为“中国岩溶的百科全书”“喀斯特地质博物馆”。

威宁草海

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威宁草海是贵州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淡水湖泊,因湖中水草丰茂而得名。它是一个以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鸟类为主的综合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等240余种鸟类、10多万只鸟儿的重要越冬地和迁徙中转站,素有“贵州旅游皇冠上的一块蓝宝石”之美誉。草海水域辽阔、烟波浩渺、雄浑旖旎、波光粼粼、候鸟翩跹、四季如画,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闪耀在贵州高原上,无愧“鸟的天堂”“世界十大观鸟胜地”之一的响亮名号。

草海黑颈鹤

韭菜坪

韭菜坪(国家4A级旅游景区):赫章县的韭菜坪有“小韭菜坪”和“大韭菜坪”之分,小韭菜坪以“天上石林”著称,大韭菜坪则以“云上花海”闻名。

小韭菜坪最高处海拔2900.6米,是贵州省海拔最高的地方,号称“贵州屋脊”,系“全国十大避暑名山”之一。千万年来,大自然用它的神来之笔尽情挥毫泼墨,绘就了高原之巅无与伦比、雄奇壮观的美丽景致。小韭菜坪荟萃了高山花海、日出、云海、怪石等奇观,是登高揽胜、避暑探险的绝佳之地。“不到韭菜坪,枉看贵州山”,站在小韭菜坪山巅,看流云飞渡,任山风吹拂,所有生命中的荣辱得失,此刻均已烟消云散,一种“天人合一”“一览众山小”的意境油然而生。

与小韭菜坪遥相呼应的大韭菜坪,主峰海拔2777米。大韭菜坪四周常年生长着10余万亩野生韭菜花,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连片野生韭菜花带,被誉为“地球上的蓝宝石,东方的普罗旺斯”。每年八九月份,大韭菜坪上景色迷人,漫山遍野的野生韭菜花相继盛开,争奇斗艳,花香袭人,色泽美观,形成了浅紫色的海洋,与山峰、蓝天和白云共同构成了一幅独特而又壮美的画卷。

金沙玉簪花云海

金沙玉簪花云海:金沙玉簪花云海总面积5万余亩,是目前全世界已经发现的面积最大的野生玉簪花带,以其独特的形态和艳丽的色彩,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玉簪花因其形状像古代女子发髻上所插的簪子而得名,其花紫白相间,温润如玉,清雅脱俗,妩媚可爱,异香扑鼻;每年6月至7月的盛花期,来这里赏玉簪花的淡雅宁静,嗅玉簪花的幽秘暗香,观千变万化、气势磅礴的云海,实乃人生一大快事。

东风湖、索风湖、支嘎阿鲁湖

三大连湖

东风湖、索风湖、支嘎阿鲁湖三大连湖:3个湖泊皆因水电站的修建而形成“高峡出平湖”的奇景,属于稀缺性、罕见性的景观资源,堪称中国最美丽的喀斯特湖泊群,曾入选“中国十大喀斯特美丽湖泊口碑金榜”第一名。这一方天地,既是造物主挥毫泼墨的画廊,更是时光长河里永不褪色的山水史诗。特别是由东风湖及其两岸的峡谷风光构成的“乌江源百里画廊”,两岸峭壁林立,奇峰秀岩造型各异,岩壁上的多种植物郁郁葱葱,众多飞瀑流泉自百丈悬崖绝壁倾泻而下,时而如银龙腾跃撞碎满崖翡翠,时而似素练垂空化作万斛珍珠,其美不胜收的岩壁画廊绵延百余里。若逢晨昏时分,轻纱般的薄雾自水面氤氲而生,将大河上下晕染成水墨丹青。湖中之水清澈澄碧,水中倒影重重,绘就了一幅幅多彩画卷,美得令人眩目、心颤、落泪、震撼,被誉为“记忆中的三峡”。

大方油杉河景区

大方油杉河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油杉河景区境内奇峰连绵,怪石嵯峨,沟壑幽深,瀑泉淙潺,溪涧凝碧,林木蓊郁,蕴奇藏珍、胜景天成,有“抬头张家界,低头九寨沟”的美誉,是“山地旅游、生态体验、休闲避暑、科考探奇、康体养生”的绝佳所在。

毕节这片被大自然偏爱的土地,以奇幻溶洞、杜鹃花海、岩溶秘境、高原明珠等雄奇险秀的景观,绘就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生态长卷。无论是织金洞的地下艺术宫殿,百里杜鹃的地球彩带,还是九洞天的喀斯特百科全书,都诠释着造物主的鬼斧神工。当你漫步乌江源百里画廊,或登临韭菜坪云上花海,或沉醉于威宁草海的百鸟翩跹,皆能感受山水相融的灵韵。毕节清凉宜人的气候,更是外地游客心目中向往的避暑天堂。百里杜鹃为你绽放,千年黑颈鹤为你翱翔。毕节的每一程山水之约,都是身心休憩的诗意栖居。

三、你如果写毕节,就不能只写毕节:你要写精妙绝伦的文化瑰宝、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与底蕴深厚的文明印记

人,需要现实的鼓舞,更需要一种来自精神层面的深情关怀。昨天今天明天,人类社会自然,一切都将成为过去,一切又都连接着未来。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包括三类,即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古代典籍,她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毕节作为多民族聚居地区,独特而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古代典籍,在贵州占有重要地位。地处乌蒙腹地的毕节,不但自然风光壮美,而且民族风情多姿多彩,人文历史底蕴深厚。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汉、彝、苗、白、回、布依、仡佬等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多姿的民族民间文化,并以物质和非物质的形态保存下来。这里有8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她们共同见证了毕节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是毕节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的稀世珍宝和画龙点睛之笔。

黔西观音洞遗址

黔西观音洞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中国南方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典型代表和中国古人类发祥地之一,它作为第三文化区代表写入《中国通史》。它是长江以南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对研究我国南方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历史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材料。“北有周口店,南有观音洞。”作为长江以南迄今考古资料最丰富的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的典型代表,这里出土的4000余件打制石器和动物化石,见证了人类在这里活动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距今20万年—30万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

可乐遗址

可乐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夜郎文化的重要遗址之一,被贵州夜郎考古专家赞誉为“贵州考古的圣地,夜郎青铜文化的殷墟”,2001年曾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可乐”是彝语“柯洛洛姆”的音译,意为“中央大城”。据彝族文献记载,战国至秦汉时期,可乐的城镇规模、人口数量、交通条件和商业繁华程度等,都与大理、昆明、成都、重庆齐名,是当时西南地区的五大都市之一。据最新考古发现,两千多年前,赫章可乐曾经是犍为郡汉阳县治所,也是夜郎古国鼎盛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因而在此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夜郎文化。在这里出土的大量文物,反映了战国至秦汉时期独特的夜郎文化以及秦汉时期汉文化与夜郎文化相融合的特点,对研究古代夜郎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

奢香墓

奢香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明代贵州彝族女政治家奢香的安息之地。坐落在奢香墓旁边的奢香博物馆,是西南地区第一个以少数民族历史人物命名的博物馆,它荟萃了彝族传统文化精华、浓缩了彝族的文明发展史,是进行爱国主义与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基地。

大屯土司庄园

大屯土司庄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明代土司制度的实物见证。庄园规模宏大,建筑风格独特,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它是目前全国仅存且保存较为完好的彝族土司庄园之一,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是研究民族学、民俗学、建筑学的珍贵实物资料。从这里走出了余家驹、余珍、余昭、余一仪、余达父、余祥元等六代诗人,留下了《时园诗草》《四馀诗草》《大山诗草》《㥞雅堂诗集》《挹梅楼诗集》《且兰考》等珍贵著述,形成了“幽光久沉酿”的“百年家学”,世所罕见!

“茶马古道”贵州毕节段

“茶马古道”贵州毕节段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茶马古道”贵州毕节段包括以下16个文物点:①金沙“义盛隆”商号;②金沙清池江西会馆;③金沙清池节孝坊;④金沙鱼塘河古道;⑤金沙鱼塘河义渡石刻;⑥黔西谷里古道;⑦大方甘棠古道;⑧大方阁雅古道;⑨七星关区“七星关古道”;⑩七星关区陕西会馆;⑪七星关区“七星关摩崖”;⑫赫章鹦哥嘴古道;⑬威宁四堡古道;⑭威宁六洞桥长堤;⑮营洪古道;⑯可渡桥) :

“茶马古道”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境内,是指唐代以来为顺应当地人民需求,在西南地区修筑的以茶叶和马匹为主要交易内容、以马帮为主要运输工具的商品贸易通道。茶马古道以川藏道、滇藏道、青藏道三条大道为主线,辅以众多的支线、辅线,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地跨川、滇、青、藏,外延达南亚、西亚、中亚和东南亚各国。“茶马古道”由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人民政府于2009年联合推荐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保存着大量的古道遗迹和历史文化信息,是研究古代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资料。

江西会馆

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

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位于大方县城区的“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和位于七星关区城区的“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和“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旧址”共4个文物点组成) 是红二军团、红六军团长征途中经过毕节时留下的重要革命历史遗迹。它见证了红军在毕节地区的革命活动和斗争历程,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鲜活课堂。1936年,红二、红六军团在毕节成立中共川滇黔省委及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周素园任司令员的“贵州抗日救国军”亦在此诞生。红军在黔西北建立2个县级、8个区级、95个乡村级苏维埃政权和95支游击队,扩红五千余人,开展战斗40余次,创建了黔西北革命根据地。

在毕节这片被革命热血浸染的土地上,中央红军也用足迹镌刻下了不朽的丰功伟绩和红色印记。1935年2月5日,中央红军转战至川滇黔三省交界处一个名叫“鸡鸣三省”的村子,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此召开了“鸡鸣三省”会议,这个会议解决了遵义会议未能完成的一些重要问题。“鸡鸣三省会议作为遵义会议的继续和补充,从组织上纠正了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为进一步确立毛泽东在党内、军内的领导地位奠定了基础。”(引用自《中国共产党贵州历史第一卷》)

如今,在毕节市七星关区林口镇鸡鸣三省村,建有“鸡鸣三省”纪念碑及红色文化创意景区。此外,毕节还有南渡乌江、菜籽坳战斗、智取瓢儿井战斗、猫场战斗等中央红军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众多革命遗迹。据党史研究专家考证,毕节市普查登记有红色革命遗存124处,已公布列为省级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82处。1934年1月,在毕节建立的中共毕节地下党支部,是贵州省最早建立的三个中共地下党支部之一。“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毕节,曾经有着光荣的过去,必将拥有光辉的未来。

织金古建筑群

“织金古建筑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含财神庙、黑神庙(鱼山)、东山寺、保安寺、隆兴寺、寿佛寺、文昌阁、斗姆阁、玉皇阁、迴龙庵(得月楼)、白衣庵、紫竹庵、炎帝庙、杨泗将军庙、文庙(遗址)、小街龙王庙、迴龙桥、兴隆桥、仲机桥、童生桥、日升桥、太平桥、月华桥、南门塔、南塔陵等一共25个(处)文物点,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雕刻工艺而闻名。这些建筑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还承载、定格和展现了当时人们的聪明才智和极高的艺术水准,是坐落在大地上、镌刻在木头和石头上的别样历史记录。

敖氏和罗氏墓群石刻

敖氏和罗氏墓群石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金沙敖家坟石刻”和“罗氏墓石刻”2个文物点)是明清时期贵州墓葬石刻的经典艺术代表之一。金沙敖家坟石刻以其建筑规模的宏大、书画作品内容的丰富、格调的高雅和雕刻技艺的精湛,被省内外专家学者誉为“黔西北露天石雕艺术博物馆”;而题材内容丰富、书法清秀、雕工精湛,充分体现了黔西北石雕艺术风格的罗氏墓石刻,则被誉为“保留在石头上的史书”

一脉文心传万代,千古不绝是真魂。除了上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外,毕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璀璨夺目,到目前为止,毕节市有“彝族撮泰吉”“苗族芦笙舞滚山珠”“苗族服饰”“彝族铃铛舞”“彝族火把节”“彝族漆器髹饰技艺”“金沙傩戏(庆坛)”“蜡染技艺(织金苗族蜡染)”“贵州阳戏”等9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们都是毕节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生动展现了多民族交融的独特风情与文化传承。

彝族撮泰吉

彝族撮泰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撮泰吉”是中国戏剧活化石,是彝族古戏中的瑰宝,以其原始的表演形式和深邃的文化内涵而闻名,被誉为“人类的祖宗戏”和“人之初,戏之始,彝之源”。“撮泰吉”的主要内容,是向后人传授彝族先民的劳动经验和生产、生活知识,是原始先民在长期劳动过程中逐渐从猿转变到人的真实记录,是模仿古人类进化过程的一种历史意义上的“情景再现”。著名学者、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研究室主任、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创始会长曲六乙先生评价说:“撮泰吉”是中国戏剧珍贵的“活化石”。

苗族芦笙舞滚山珠

苗族芦笙舞滚山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迁徙是苗族先民一段最为凝重的历史,而纳雍苗族芦笙舞“滚山珠”,则是情景再现这段历史的一种舞蹈。“滚山珠”原来叫“地龙滚荆”,传说在远古时期,在苗族大迁徙途中,遍地荆棘拦住了苗族先民迁徙的脚步,英勇的苗族青年就用身躯从荆棘丛中滚出一条道路,让迁徙队伍得以顺利通过,到达现在居住的地方安家落户。为了铭记这段历史,苗族后裔们模仿先辈用身躯滚倒荆棘的动作,佐以芦笙伴奏,自创了这个名叫“地龙滚荆”的舞蹈。“滚山珠”集芦笙吹奏、舞蹈表演、杂技艺术为一体,是苗族迁徙舞中技巧性最强、难度最大的一个舞种。“滚山珠”镌刻着苗家儿女对自身民族跌宕起伏、艰难曲折的集体迁徙记忆,沉淀了这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心理与感情、思念与传承,蕴涵着苗族人民坚韧顽强、不屈不挠的性格,给人以更多的精神启示与审美愉悦。

纳雍苗族服饰

纳雍苗族服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以其精湛的工艺和丰富的色彩而著称,被誉为“穿在身上的‘无字史书’”“中国服饰史上的‘活化石’”。苗族妇女们以针当笔、以线作墨,把这个民族所经历的苦难和坎坷绣在衣裙上,穿着打扮在身上,不仅记录了生命起源、民族迁徙等悠久历史,还吟唱出了苗族同胞对故土的思念和对祖先的崇敬。一针一线绣出山河故影,一丝一缕织就岁月长歌,在经纬交织间镌刻出民族迁徙的万里长卷,将千年文明密码绣成流动的史诗,让每道纹样都成为会呼吸的历史章节,让每个穿戴者都成为行走的史册,在衣袂翻飞间诉说着苗族人民从黄河流域到云贵高原的千年传奇。

彝族铃铛舞

彝族铃铛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护送阵亡将士的战斗舞蹈演变而成的祭祀歌舞“彝族铃铛舞”,是彝族文化艺术的瑰宝之一。它蕴含着厚重的彝族文化信息,既具有其独特的舞蹈艺术价值,又具有历史、伦理、哲学等多方面的价值。展现彝族先民对已故生命礼赞的“彝族铃铛舞”,铃声铮鸣穿越时空如战鼓擂响,激越之声摇响金戈铁马的英雄赞歌,舞姿刚健、豪迈,节奏和谐、有力。其酣畅淋漓的表演,给人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豁达、激情澎湃的艺术享受。

彝族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彝族“火把节”彝语称之为“朵扔吉”,源于彝族对火的原始崇拜以及与农业生产(除虫害、祈丰年)、祖先崇拜、驱邪禳灾等相关的古老习俗,依据十月太阳历来确定其举行日期,是彝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彝族被称为“火的民族”,在黔西北的广大彝族聚居地区,千百年来都有过“火把节”的传统习俗。节日期间,彝族同胞身着盛装,盛情邀请八方宾朋汇聚一堂,白天举办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夜晚则点燃火把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大家一起围着篝火尽情载歌载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宅和睦、人寿年丰、六畜兴旺、吉祥永驻、邪祟不侵、福泽绵长。

彝族火把节

彝族漆器髹饰技艺

彝族漆器髹饰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是指大方漆器的一整套传统制作技法和工艺。大方漆器是贵州极富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美术品之一,明、清时期曾被列为贡品。大方漆器集较高的欣赏价值、实用价值、艺术价值于一身,与国酒茅台、玉屏箫笛并称“贵州三宝”。大方漆器图案典雅逼真,质地坚实耐用,造型古朴雅致,漆色润泽生辉,色彩艳丽动人,装饰图案多以写实与大胆夸张相结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金沙傩戏(庆坛)

金沙傩戏(庆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金沙县一种独特的民间戏剧形式,演员们戴着面具,穿着特殊的服饰,通过夸张的动作和生动的表演,讲述着古老的故事和传说。“庆坛”分为“文坛”和“武坛”,作为从古老的祭祀活动发展演变而成的民间戏剧,至今延续着古代傩祭仪式的若干古朴形式,每一坛的演出都有固定的剧目程式,与当地驱邪纳福、祈求平安的民间信仰有密切联系,反映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祈愿与追求。

织金苗族蜡染

织金苗族蜡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苗族妇女用蜡刀蘸熔蜡绘花草等图案于布面之后,再以蓝靛浸染,待浸染去蜡之后,布匹上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同时,在浸染过程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织金苗族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蜡染手工艺品返璞归真、清新悦目、前卫时尚、美观耐用,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在全国染织美术界享有盛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贾京生教授曾多次带领团队来到织金县做田野调查,并由衷感叹:“织金苗族妇女用极细的金属蜡刀于棉布之上,不用借助剪纸或其它工具,只凭手绘却细如发丝,堪称世界一绝。”

阳戏

阳戏(贵州阳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黔西市是阳戏(贵州阳戏)的发源地之一。黔西阳戏是在民间傩仪祭祀形态的基础上广泛吸取本土传统戏曲、花灯小调及方言土语等表演形式而逐渐演变而成的地方传统戏剧。黔西阳戏历史悠久,发展至今形成了戏剧角色众多、道具独特、剧目丰富等特点。黔西阳戏凝聚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民俗意味,是地域民族民间文化相互交汇融合的产物,保存着黔西本地的社会形态、乡风民俗、生活哲理和文化形态,具有很强的欣赏价值、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如今毕节市的绝大部分区域,历史上的一段时期曾经属于“水西”地区,小部分属于乌撒、扯勒。“水西”是与“水东”相对应的称呼,两者的划分以鸭池河(六广河)为界,鸭池河以东为水东,鸭池河以西为水西。水西,是宋末元初以来,对如今贵州省毕节市以大方县为中心区域的毕节东部地区的大方县、黔西市、织金县、金沙县和七星关区、纳雍县,以及六盘水市水城县、六枝特区的部分地域的称呼。水西古代属于卢夷国、夜郎国、罗甸国、罗氏国(又称罗施国)方国区域之内。此前及宋、元、明、清初皆为阿哲家族即水西安氏统治,习惯上也称安氏统治地区为“水西”。水西安氏的统治区域,还包括如今贵阳市的修文县、清镇市以及安顺市的平坝县、普定县的大部分地方。“一部贵州史,半部在水西”绝非夸张之语。“水西”地区以其千年土司政权的统治中心、文化的包容创新、边疆的战略价值,成为贵州历史发展的“主轴”。从蜀汉王朝封济火(妥阿哲)为罗甸王到清初“改土归流”,水西的兴衰始终与贵州乃至西南地区的历史进程同频共振,堪称“贵州历史的缩影与典范”。

文化如水,浸润无声;文明如潮,弦歌浩荡。文化如炬,照亮前路,凝心铸魂,聚力团结。文化是精神的旗帜,是时代前进的不竭动力。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生活在黔西北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用智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共同创造了特色鲜明、辉煌灿烂的民族民间文化,共同彰显了这片土地的神奇魅力与博大精深。文化如水,它既见证了我们的昨天、观照着我们的今天,也必将福泽我们的明天。毕节文化资源丰富,“民族文化”(主要包含“夜郎文化”“水西文化”等民族民间文化)“红色文化”“同心文化”“屯堡文化”等交相辉映、熠熠生辉。这些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古代典籍,在赓续中日新,在传承中创造,共同铺就了新时代毕节发展的浑厚底色,为毕节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四、你如果写毕节,就不能只写毕节:你要写这方水土的藏珍蕴奇与舌尖上的滋味乡愁

毕节不仅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她还是一个物产丰饶之地和多种美食的天堂。毕节,矿产资源富集且品质优良。煤炭理论储量760亿吨,1000米以浅储量570亿吨,上表储量281亿吨,占贵州省的51%,有“西南煤海”之誉;铁矿、铜矿、铅锌矿、稀土矿储量居贵州之首,硫铁矿、磷矿、镍矿、钼矿储量位居全省前列。毕节境内河流众多且落差较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乌江干流梯级电站中的龙头电站——洪家渡水电站是西部大开发拉开序幕的标志性工程;贵州水利“一号工程”——总投资186.5亿元的夹岩水利枢纽及其配套的供水工程,是贵州省迄今为止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

在建中的威赫电厂

毕节,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舒适度好。毕节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3.5摄氏度,即使在炎热的夏季年平均气温也仅为21摄氏度,享有“天然空调”的美誉,是名副其实的“避暑天堂”。

赫章野马川互通

毕节,地域特色鲜明,立体气候独特,“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等,十分适宜多种动植物的生长繁育,磅礴乌蒙大山深处孕育的多种奇珍异宝异常丰饶。毕节,生物资源种类繁多,享有“生物基因库”“天然药园”等诸多美誉。千百年来,农耕文明与饮食文化在这片土地上交互融合、生生不息,缔造了“中国竹荪之乡”“中国豆制品之乡”“中国天麻之乡”“中国皱椒之乡”“中国核桃之乡”“中国樱桃之乡”“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中国贡茶之乡”“中国高山生态有机茶之乡”“中国古茶树之乡”等金字招牌,“乌蒙山宝·毕节珍好”的毕节市农业区域公用品牌享誉全国……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饮食男女的血肉之躯,需要五谷杂粮和肉类蔬果的润泽供养。沐一路人间烟火,只为寻找生活的暖意,饮食是一座城市区别于其他地方的味觉标签。毕节丰饶的物产,为舌尖上的美味提供了优质的食材并做了上好的铺垫。在岁月流转的人间烟火里,毕节人怀着对食物的理解,把对土地的眷恋和对自然的敬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不断地尝试中寻求着创新转化的灵感,经历了无数代人心手合一的塑造,成就了诸多风味独特、令人口舌生香的珍馐美馔,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毕节饮食文化,世代传承、生生不息。

毕节的这些经典美食,更是让人垂涎欲滴、口齿生香:毕节汤圆、毕节烙锅、康家脆哨面、王傻子烧鸡、威宁火腿、威宁荞酥、威宁小粑粑、金沙羊肉粉、赫章可乐猪肉、赫章夜郎羊肉汤锅、赫章核桃糖、黔西牛肉粉、黔西黄粑、黔西麻辣脆、大方“八碗席”、大方豆制品、大方骟鸡点豆腐、大方天麻药膳、织金宫保鸡丁、织金“水八碗”、织金荞凉粉、织金发粑、纳雍糯谷猪肉、纳雍百兴面条、纳雍火把鱼等美食佳肴和特色小吃,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需求,也成了毕节美食的一张张亮丽名片。

五、你如果写毕节,就不能只写毕节:你要写毕节今日之生机勃勃和未来的无限美好

198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唯一一个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建立。毕节试验区建立以来,寓生态建设于开发扶贫之中,以经济开发支持生态建设、以生态建设促进经济开发,各项事业大踏步前进,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全胜、综合实力历史性增强、基础设施历史性突破、生态环境历史性改善、人口素质历史性提升,成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一个生动典型。

在毕节试验区建设的进程中,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等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优势,广泛凝聚统一战线智慧和力量,不断完善长效支持机制,持续丰富多党合作基层实践,助力毕节经济社会发展,为毕节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毕节作为统一战线长期参与建设的多党合作示范区,30多年来统一战线在毕节大地上实施的帮扶项目如繁星点点,结出了惠及民生的累累硕果,那些感人至深的帮扶事迹在毕节干部群众中心口相传,早已化作融入血脉里的集体印记。多年来,统一战线锲而不舍、倾情倾力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探索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助推贫困地区改革发展的“毕节模式”,并孕育出了独具精神标识的毕节“同心文化”。如今,在毕节的广大城市和农村,以“同心”命名或有“同心”标识的地方比比皆是,见证着多党合作制度在毕节落地生根、硕果盈枝,充分彰显了“同心文化”的丰富内涵,深深地镌刻着毕节试验区广大人民群众对这份跨越山海的深情厚谊的感恩之心。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2022年,《国务院关于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规划的批复》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规划〉的通知》的下发,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毕节发展的高度重视、特别关怀,再次为毕节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增强了发展的坚定信心,提振了发展的十足干劲。《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规划》的出台,是国家在新时代继续支持和推动毕节改革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毕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重大历史机遇,对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规划期至2025 年、展望到2035年的《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规划》,给出了毕节四个“战略定位”(乡村振兴新典范、绿色发展样板区、人力资源开发培育基地、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和“三大重点任务”(推动绿色发展,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推动人力资源开发,强化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由“试验区”升级到“示范区”,标志着毕节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征程。当前,毕节正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聚焦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三大主题”和“两区一典范一基地”战略定位,抢抓统一战线“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机遇,全力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上做示范,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奋力推进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建设。毕节的跨越式发展已经按下“快进键”、驶入“快车道”,正在全面进入赶超跨越、蝶变跃升的精彩阶段,百姓富、生态美、活力强的示范区建设蓝图正加速实现,民生福祉与山河锦绣同频共振,高质量发展强音在壮阔乌蒙激荡回响,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毕节篇章的宏伟画卷正在黔西北大地徐徐展开!

牛栏江

毕节,这颗镶嵌在黔西北高原上的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民族风情、风物特产等,吸引着无数世人关注的目光。从历史的厚重到自然的鬼斧神工,从民族文化的绚丽多彩到革命老区的红色记忆,从大自然慷慨馈赠的丰饶物产到舌尖上的美食天堂,从开发扶贫与生态建设的辉煌壮举到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生机勃勃,毕节正以其独特的方式诉说着属于自己的古老传奇和新时代的辉煌荣光!

“神奇乌蒙、清凉宜人,洞天福地、繁花世界”。让我们用心用情去感受毕节的山川河流、历史人文、风物特产,用笔去描绘毕节的深邃与辽阔、过去与未来、梦想与荣光!在这里,每一个角落都蕴藏着故事,每一片风景都蕴含着深情。乌蒙山连着山外山,月光洒下了响水滩,有没有人能告诉你,那是毕节对你在呼唤。毕节,花的天堂、鸟的天堂、避暑的天堂、人间的天堂,想我就到毕节来,毕节四季春常在,美丽风景看过来,乌蒙欢歌跳起来,芦笙咂酒整起来,舌尖美食嗨起来……

毕节,神奇的喀斯特山水自然风光、厚重的文化底蕴与浓郁的民族风情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毕节山水文化旅游的壮美画卷。数不尽的山水奇观,道不完的人间美景,品不尽的美食美味,赏不完的民族风情。以“毕”为引,溯源黔西北文明密码;以“节”为脉,解码乌蒙山精神图腾。毕节的魅力,是喀斯特山水风光在你脑海中的久久回响,是彝家火把节映红夜空的烈焰篝火,是苗家儿女芦笙管里流淌的悠扬旋律,是百里杜鹃花海的视觉盛宴,更是值得用生命维度去丈量的精神原野。毕节的美丽,美得惊天动地、美得无与伦比、美得无法形容;毕节的美丽,让人流连忘返、让人刻骨铭心、让人魂牵梦萦!毕节,风景这边独好!毕节,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走了还想再来的好地方!

文/毕节试验区杂志社 叶光良

图/罗大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9月去清华写生!她们把“不可能...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刘镇东 通讯员 朱川湘 一支画笔,两个追梦人,同一个“清美”梦。逆流、破茧、冲刺...
纸巾盒也能偷拍?隐身窃密设备如... 总台央视记者 王莉:这里是一个模拟的宾馆的客房,这个房间已经被提前安装了6个隐藏的摄像头。广东省国家...
三大EDA巨头倒戈 老美被迫自... 文 | 智能相对论 作者 | 积溪 真是太牛了,家人们 科技博弈的棋局 或许将迎来180度的大转弯 ...
低空飞行如何飞得好、管得好? 审核无人机的飞行航线,查看飞手的资质,确认飞行计划是否与其他活动有冲突……7月2日,江苏省低空飞行服...
晨光铭工贸取得便于起模点胶模具... 金融界2025年7月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厦门晨光铭工贸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便于起...
“胖五”航模队惊艳赛场!安图县... 日前,“2025年吉林省中小学人工智能综合实践活动”在长春市圆满落幕。在这场科技盛会中,安图县“胖五...
雅西科技申请冷凝式气液分离器专... 金融界2025年7月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四川雅西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冷凝式气...
脑梗老人凌晨独自离开医院,2天... 监控记录下他人生最后几十分钟的徘徊轨迹,却没能阻止悲剧发生。2023年8月,江苏宿迁市老人陈某某因脑...
小米汽车生态链扩容:米家车载充... 米家行车记录仪发布 昨日,小米旗下品牌米家推出了新款行车记录仪,定价349元,提供小巧轻盈、黑色款式...
外星系不明物体造访太阳系 已知第三个 外星系不明物体造访太阳系 一个看似小行星的不明物体近来引起多国天文学家注意。欧洲航天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