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Scholarship
国奖风采录
陈翔,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22级博士研究生,汉族,中共党员。致力于恶劣环境下计算机视觉增强技术研究,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8篇,研究成果在谷歌学术中被引用900余次。获评华为终端Camera学术之星(全球仅14人),直通华为天才少年面试计划。斩获PBDL低光SRGB图像增强算法大赛全球冠军等学科竞赛奖项10余项,入选中国宇航学会高水平学位论文激励计划。获国家奖学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CASC公益奖学金、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校长奖章等。
心怀科技报国,在深耕科学研究中砥砺奋进
2022年,陈翔怀揣“科技报国梦”,考取了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博士研究生。入学后,连续两年综合排名专业第一,获国家奖学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CASC奖学金、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校长奖章等荣誉,入选南京理工大学“优秀博士培养对象”。
他潜心钻研,积极投身所在南京理工大学智能媒体分析实验室科研攻坚,在潘金山教授的指导下开启了他的科研生涯,致力于用人工智能来服务国家安全的技术研究。对于其他人来说,科研生活也许略显单调。但对于陈翔来说,练就好过硬本领,能够以科技报国实现人生理想,这是专属于他的幸福感以及满足感。
他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上持续深耕,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8篇,诸多成果得到了学术界广泛认可,所发表论文在谷歌学术中被引用900余次。入选首届中国宇航学会高水平学位论文激励计划(全国仅10人)、首批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省级候选人。他受邀担任国际神经网络联合会议(IJCNN)的领域主席,以及长期担任IEEE TPAMI、CVPR、ICCV、ECCV、ICML、NeurIPS、ICLR、AAAI、IJCAI、ACM MM等40余个国际SCI期刊和会议审稿人/程序委员会委员。
争创技术领先,在投身国家战略中潜心钻研
在潜心科研的同时,他还积极响应国家“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时代号召。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他致力于构建“空天地海”全方位应用体系。当前国际局势动荡,战争频发,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增强国防军工成为了他在科研路上前进的动力。
针对复杂战场环境下地面作战目标“看不清、看不准、看不快”的难题,他作为学生骨干参与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恶劣环境下移动地面目标的图像视频增强与感知”等研究工作,并主持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1项。他求实创新,自主提出了全天候、全天时视觉成像增强技术,与中国电科、XX军工单位开展科研合作,用人工智能技术革新侦察模式,助力现代战场。实现了烟雾遮挡、夜间侦察等恶劣场景下目标的精准打击。
贡献青年智慧,在服务社会发展中创造可能
“不要只顾低头拉车,也要仰望星空。”这是陈翔谨记在心并实践的话。他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作学术报告,通过学术交流得到国内外知名学者的启发。在科研道路上一路走来,相关研究工作先后受邀在华为、极市平台、VALSE、TechBeat人工智能社区、PRCV2024优秀博士生论坛等20个平台做分享报告,线上线下累积听众4.8万余人。荣获第三届“中国图象图形学报研究生学术论坛杰出报告奖”等奖项。
在华为持续面临美国严厉打压制裁的背景下,这家全球领先的科技企业更在逆境中加大了对未来技术人才的布局与培养力度。其中,华为终端业务部为了在全球Camera技术领域寻找并培育明日之星,特别发起了一项名为“华为终端Camera学术之星”的全球性人才选拔大赛。这一赛事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轰动,吸引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超过百名优秀学生的积极申报。他们之中既有来自国内外顶尖学府的科研精英,也有在技术工程领域崭露头角的佼佼者。经过层层筛选与激烈角逐,最终,陈翔凭借其在领域的核心技术创新贡献脱颖而出,成功跻身全球仅14人的“华为终端Camera学术之星”榜单,直通华为天才少年面试计划,并做技术分享报告,吸引13.6万人在线观看。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陈翔开拓创新、科研探索的脚步仍在前进,他必将坚守科技创新报国初心,把个人小我融入祖国大我,传承作为南理工学子的军工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科技梦贡献青春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