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管理年”活动开始以来,许多人踏上了减肥之路。在五花八门的瘦身技巧中,中药、针灸、拔罐、刮痧等中医疗法备受关注。搜狐健康推出《国家喊你减肥了!中医辨证减肥术来啦》专题节目,来到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实地探访,邀请治未病中心、体检中心主任张晋,现场揭秘不同肥胖体质适用的中医疗法,讲解传统的中医治疗理念如何应对肥胖难题。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即综合分析每个人的体质、证候,进而根据中医的治疗原则,确定治疗方法。张晋主任介绍,肥胖患者来到中医门诊后,医生首先会通过望、闻、问、切,详细了解患者的体质以及病史、家庭环境、工作环境、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等;再结合中、西医检查的结果,以及营养评估、运动评估、心理评估等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通常,医生会在应用中药、穴位埋线、穴位敷贴、耳穴压豆等中医特色治疗方法的同时,给予营养处方、运动处方、心理指导等,全方位帮助患者进行体重管理。
对于门诊上常见的难治性肥胖患者,中药可以打通气血、化痰湿、散淤血,改善疲劳状态,帮助患者开始运动。穴位敷贴可以贴在肚脐或涌泉穴上,通常用于祛湿消脂。耳穴压豆是将王不留行籽贴在耳朵的相应穴位上,常用于脾虚有湿、心火旺的人群,可改善头晕、疲劳、失眠、口干舌燥等症状。温灸刮痧常用于改善肌肉、关节酸痛的症状,帮助肥胖患者运动。针灸、皮内针均是通过刺激穴位,改善脾胃功能,减脂增肌。中医水罐常用在经络循行中不通的部位,可活血化瘀,缓解疼痛。此外,还有穴位埋线、激光针等疗法,患者需在专业中医医师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治疗方式。
此外,中医还有“顺时养生”的理念,即顺应四时气候变化,调节生活规律,以强健身体、预防疾病。张晋主任提醒,现在已进入盛夏时节,肥胖人群需注意根据节令特征和个人体质调节生活方式。一些肥胖人群存在阳虚的问题,平时不宜贪凉,少吃冷饮、少吹温度太低的空调冷风;饮食上要注意标本兼顾。但如果在室外气温较高的环境中活动,从外界吸收了很多热,此时也可以适当吃一些冷饮。
张晋主任强调,许多肥胖患者都是复杂体质,建议在专业中医医师指导下调节体质,尽量达到平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