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用一波三折来形容苹果的个性化版Siri,或许都显得有点过于平淡了。自从彭博社记者马克·古尔曼作为“吹哨人”,在今年3月揭开了基于AI模型的新版Siri难产的内幕后,苹果方面不得不承认,“更聪明的Siri延迟发布丑陋且令人尴尬”,进而也引发了其AI团队的“地震”。
随着人工智能战略高级副总裁约翰·詹南德雷亚被边缘化,新上台的原Vision Pro负责人迈克·洛克威尔则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对Siri团队进行了大规模重组,引入他此前在Vision Pro项目中的核心团队成员,以提升Siri的功能和用户体验。可“彻底翻新Siri”似乎是一个史诗级的烂摊子,以至于苹果方面可能会放弃自力更生。
近日有消息人士透露,苹果公司或已在考虑放弃自己开发的AI模型,转而使用Anthropic或OpenAI的技术来支持新版Siri,但其希望对Claude和ChatGPT进行定制,以便能够运行在他们自有的“私有云计算(Private Cloud Compute)”服务器上,以最大限度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
根据知情人士的说法,苹果软件工程主管克雷格·费德里吉、Siri负责人迈克·罗克韦尔,以及其他苹果高管正日益倾向于一个现实的选择,即如果外部技术能带来短期内的突破,那么苹果就无需执着于依赖目前被认为“性能不佳”的自研AI模型,所以选择与第三方合作是可以接受的。
但寻求外部力量的帮助,确实看起来“不太苹果”。别看在蒂姆·库克领导下,苹果方面已经打造了业界首屈一指的供应链体系,可苹果公司却一直是坚持“自主可控”的典范,用自研淘汰供应链的故事更是从手机SoC到PC处理器,从屏幕到基带芯片不断上演。“将半条命交给合作伙伴” 这种事情似乎是苹果深恶痛绝的,可在AI领域,如今他们或许是真没办法了。
苹果最初对于Apple Intelligence的设想,是“端侧小模型+云端大模型”分工合作的方案,其中端侧的小模型负责本地实时应用、以保护隐私,云端大模型则来解决复杂功能。只可惜苹果自己的大模型Apple Foundation Models,以及端侧模型AppleOn-Device和云端模型AppleServer的表现,都不太尽如人意。
此前在WWDC25上,苹果方面曾宣布对其AI模型进行了更新。第三方的测试数据显示,3B规模的AppleOn-Device只能与阿里的Qwen-2.5-3B打得有来有回,被更大规模的谷歌开源模型Gemma-3-4B碾压。而真正暴露出苹果AI模型难当大任的则是AppleServer,其评测中表现出的水平远低于Llama 4 Scout、GPT-4o、Qwen-3-23B。
要知道Llama 4 Scout被外界认为几乎是灾难性的产品,由此更是直接促使了Meta大规模挖角AI人才,而GPT-4o则是OpenAI一年前的产品,Qwen-3-23B是阿里最小的混合专家模型,规模要远低于AppleServer。
如果现在AI手机只有苹果一家在搞也就罢了,可偏偏Apple Intelligence不能“圈地自萌”,隔壁Android阵营的一众厂商同样也在All in AI。
要是苹果真的基于Apple Foundation Models来为Siri提供AI能力的支持,用户很快就会发现它的体验与友商的Galaxy AI、Gemini AI、蓝心小V、小布助手有着明显的差异。用一句阿拉伯谚语来形容苹果AI当下的处境,就是“不要随便使出你的真本事,否则别人就会知道你根本没有真本事。”
可问题在于,苹果已经没有时间去打磨Apple Foundation Models了,如今推出由AI支持的个性化Siri已是箭在弦上。说一千道一万,苹果AI陷入困境的根源,是其对于Apple Foundation Models的进度过于乐观。早在WWDC24上推出Apple Intelligence时,他们就将AI支持的新版Siri作为了重点项目进行宣传。
在彼时的苹果广告中,Apple Intelligence支持的Siri化身为无所不知的AI伙伴,它能理解复杂语义、生成创意图像,甚至是通过摄像头识别现实场景、并自动联网搜索相关信息,由此也成功点燃了消费者对于iPhone 16系列机型的热情。可当大家真正拿到iPhone 16系列后却发现,可以体现Siri比以往版本更聪明的场景几乎只有一个,那就是调用ChatGPT。
其中最典型的场景莫过于当用户唤醒Siri时,后者会主动询问是否需要调用ChatGPT来帮忙。如果要Siri事事都要询问ChatGPT,用户为何不直接使用ChatGPT App呢?可是苹果自己的AI模型难当大任,最终在今年3月7日,他们宣布将Siri的升级推迟至2026年。
由此甚至引发了苹果公司股东的集体诉讼,他们宣称苹果在信息披露中低估了将AI整合进Siri所需的时间,从而导致iPhone销量受影响、股价下滑,构成了证券欺诈。如今个性化版本的Siri已经不太可能再按照苹果此前规划的节奏发布了,如果拖延到2026年,且不提集体诉讼,iPhone 17系列新机的销售势必会受到影响。
没错,别看有相当多的消费者现在并不愿意为AI手机支付溢价,可主流用户群体对于AI手机的态度却是“我可以不用,你不能没有”。如果要在短时间内“补课”,那么苹果寻找OpenAI和Anthropic的支持恰恰就是最有性价比的选择,反正对于后者来说,根据客户需求训练定制版本的AI模型早就已经驾轻就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