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至30日,第七届纳米能源与纳米系统国际会议在北京怀柔科学城举行。
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人才研究院院长王中林院士担任大会主席。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人才研究院秘书长、“绿能产业科创汇客厅”总统筹田原应邀出席开幕式并全程参加各项活动。
活动现场
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之一,本届会议聚焦“纳米能源与纳米系统前沿与应用”这一主题,邀请来自纳米能源和压电半导体研究领域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位专家学者和产业界人士现场参会。
王中林院士表示,本届会议旨在为科学家们提供一个交流科学信息、建立联系并可能建立合作关系的平台,促进纳米能源与纳米系统领域前沿研究的讨论,共同推动产研深度融合、助力科技成果项目落地。王中林院士在产业论坛上做了题为《从原创发明到新质生产力》的主题报告,全面展示了从科学原理到产业应用的探索之路、摩擦纳米发电机的五大应用领域科研成果和相关应用场景等内容。他表示,随着微纳能源与自驱动传感技术与产业应用的深度融合,从蓝色海洋到浩瀚太空,从城市管网到健康家居,一场由微纳能源与自驱动传感技术驱动的产业变革正加速到来。
纳米能源与纳米系统国际会议是由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自2012年发起并主办的会议,系该领域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全球顶级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至今已经举办7届。为更好促进纳米能源与纳米系统领域为中国乃至全球绿色能源发展提供创新解决方案,服务以绿能产业为代表的绿色经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人才研究院代表会后第一时间赴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等机构调研,介绍“绿能产业科创汇客厅”等科技创新成果有组织产业化工作亮点和未来计划。
下一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人才研究院将继续“立足湾区、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不断完善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务生态,充分发挥科技成果有组织产业化国际平台作用,全力推动微纳能源、自驱动智能传感、第三代半导体等纳米能源与纳米系统领域关键技术在绿色能源、蓝色能源、海洋物联网、空地一体经济、智慧管网和交通、生命健康等领域加快应用。(宁玉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