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珠 为何能新潮澎湃?
创始人
2025-07-01 09:21:54
0

海珠正用行动为广州城市精神注入新的内涵。 梁志远 摄

今年3月,广东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的首场大型招聘活动在海珠区琶洲举行。 受访者供图

2025现代纺织服装产业人才培育大会“数智时代纺织服装人才培养的破局之道”圆桌对话。受访者供图

海珠“奇才实验室”为周边200余户亲子家庭提供激光切割、3D打印等系列研学课程。受访者供图

海珠,以磅礴之势,屹立广州之“心”,正成为广州最闪耀的“明珠”——

在这里,地区生产总值4年就实现1000亿元的增量,人工智能大模型备案数居全市第一,数智经济如尖端浪潮,奔涌不息;

在这里,海丝锦绣,珠联数智,集聚时装设计师超1万人,各类人才如朵朵浪花,汇聚惊涛;

在这里,跨部门组建的“现场解忧团”直奔民生一线,1442项民生微实事加快落地,党建像巍峨灯塔,指引航向……

这三重浪潮在珠江口交汇激荡,造就海珠熠熠生辉的“六张名片”,也汇聚成海珠独特的精神气质,如同一片生机盎然的大海,是敢于破界、包容共生、勇立潮头的精神之源。

这种精神内核根植于1000年前“一口通商”的开放包容,深潜于70多年前工业大道的敢为人先,如今又奔涌于数智经济的“新”潮澎湃。它古老又富有生命力,恰似海珠区奔流不息的精神血脉——它让千年商埠的船帆始终高扬,令创新突围的桅杆永远指向未来。

或许,正是这样的内核,让海珠沉淀出领跑广州的经济增速和“世界的海珠”的雄厚气魄,在历史的洋流中校准方向,在新一轮改革发展大潮中击水中流、奋楫争先,为广州市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贡献独有力量。

●南方日报记者 吴雨伦

人才“浪花”激荡 在大有可为的时代大有作为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

回望历史,每一次时代浪潮的掀起,往往在群星闪耀间。对海珠来说,在高质量发展的大潮中,什么是关键?底气在哪里?

答案就是人才。“百万英才汇南粤”,谋的就是高质量发展“未来式”。

从“海纳职通”数智就业平台高效匹配供需到“最高1500万元”人才政策彰显留才诚意,海珠深知,要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为引领,将“海上明珠”的开放进取锤炼成广聚英才的强劲引擎,让更多优秀人才如潮水般汇聚,让干事创业的活力如浪涛般澎湃,才能形成引领发展、促进改革的磅礴动能。

今年3月,广东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的首场大型招聘活动就在海珠区琶洲举行。4月,海珠唱响“广为人知,州尔福始;海纳百川,珠联璧合”的口号,在北京向全球青年抛出“橄榄枝”。

这不仅是招聘会,也是海珠赋能中小企业“破圈引才”的关键一步——在海珠区支持下,广州云蝶科技有限公司登上清华大学宣讲台,向清华学子发出邀约。

“海珠区在清华大学举办宣讲会,给了我们中小企业在顶尖学府宣讲的机会,这在以前都没想过。借助政府搭台,我们在清华、北大等知名高校都找到招聘人才的渠道。”云蝶科技董事长田雪松感叹道,政府搭台极大增加吸引优秀人才的概率,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5月,海珠又打出一套不拘一格聚人才的全新招数,变“时尚秀场”为“人才磁场”,在2025中国(广东)大学生时装周上,以11天不间断的创意轰炸,给年轻设计师提供大展拳脚的舞台。

为让人工智能大数据与现代纺织服装产业优势叠加,今年,海珠更是发布《海珠现代纺织服装产业人才培育赋能计划》,擘画“一区一品”人才工程新蓝图,全力建成时尚人才集聚高地、纺织产业融合高地、数智赋能应用高地、产业匠师引领高地。

“尽其才”是对人才最大的尊重。

海珠奔涌向前的经济,正成为“百川归海”的理想港湾:海珠集聚时装设计师超1万人,中国时装设计最高奖项金顶奖获奖者5名,全区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口总数近10万……当英才如同浪花奔涌而至,便交织成数智浪潮的无限澎湃。

海珠正用行动为广州城市精神注入新的内涵——以政府担当架桥铺路,破除壁垒,提振人才与企业“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气神,让他们在大有可为的时代大有作为,共同热爱广州,奉献广州。

数智浪潮奔涌 在守正创新的时代中流击水

大江大河,水流湍急处最为澎湃壮阔。

“干”字当头,“实”字为要。面对外部环境风高浪急,海珠正以“中流击水”的韧劲,以“乘风破浪”的闯劲扬帆奋进、勇立潮头,以真心实意召唤更多“海珠合伙人”。

看奋进海珠,锐不可当——

地区生产总值仅用四年时间,从2000亿元历史性、战略性突破到3000亿元,增速连续两年领跑全市。

看数字海珠,大放异彩——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已成为全区“顶梁柱”,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20%,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2024年营收突破千亿元。

看传统产业,提质升级——

海珠大力发展都市工业,近3年新增了38家工业“四上”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年提升2.5个百分点,至12.6%。

看招商引资,快马加鞭——

海珠坚持价值招商理念,3年来引入抖音华南、蚂蚁健康全国总部等项目近500个,占GDP增量三分之一,形成“龙头引领、腰部支撑、底部蓄能”的企业梯队。

不难看出,数智大潮已然成势,众多“海珠合伙人”中流击水,挺立潮头。

浪潮中击水,定有精神航标。从思想到行动,海珠区组织工作坚持围绕中心大局,在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上持续探索:不仅实施数字经济党建“一号工程”,成立琶洲数字经济联合党委,还在全市率先旗帜鲜明提出实施“数字经济全员全域三年规划”,使“人人都是数字经济人 个个都是营商推介师 处处都是数字经济景”。

当一家科技企业因找不到产品落地“港湾”而焦虑时,琶洲数字经济联合党委迅速引航,仅用半年,企业产品便在区内掀起创新浪潮,绽放出鲜活的“数字浪花”;

当企业大模型备案“缺乏指南”时,琶洲数字经济联合党委积极服务,协助6个大模型完成备案“通行证”,助其奔涌出合规生长的“创新潮汐”。

于无声处疏通阻滞,于关键处引航破浪,海珠在党建引领下破解种种“痛点”,这套融通组织优势与产业航道的制度,正是海珠精神内核在实践中生动体现——它“海纳百川”,用红色引擎引活水,润万企成海;它“珠联璧合”,让企业担当“合伙”,融万企入潮。

党建灯塔屹立 在以人为本的时代躬身为民

海的深邃,来自千万年的沉淀;民生的厚重,源于每一件小事的累积。

在海珠,不仅有“中流击水”的高质量发展,也有“润物无声”的民生温度。

海珠深知,民生微实事是连接党心民心的重要桥梁,如何真正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是检验党员干部能力和作风的一把标尺。

从顶层设计上,海珠坚持“重点保障、靶向聚焦”原则,急民之所想,围绕新就业群体、青年创业、“一老一小”、邻里互助、人居环境等居民群众切实关心的问题,开展基层党建“五聚”行动,让每一笔经费都花在刀刃上。

在行动上,海珠区探索出“三直”机制巧解民生微实事,坚持通过“四下基层”察实情、解民忧,推动54个区属单位领导班子深入村社一线,综合运用入户走访、蹲点调研、居民圆桌会等方式,扎实开展民生问题“大起底”,摸准摸透群众急难愁盼。

在凤阳街康鹭片区,纺织产业工人和新就业群体往来如织,他们顶着高温烈日,彻夜辛劳,忙得顾不上喝一口水。

面对这一问题,凤阳街推出康鹭“流动绿洲”民生微实事项目,协调海珠区中医院定制3款时节药方,由药剂师现场指导熬制凉茶,社区工作人员细心把控温度,每日在康鹭新招工广场免费派发凉茶上千杯,为高温下的劳动者送去一份特别的“清凉补给”。

“这杯凉茶来得正是时候!”刚从湖北来广州找工作的小梁捧着凉茶感慨道,“在招工广场等活时口干舌燥,这杯茶既解渴又养生。”听闻消息赶来的车衣工陈姑娘对“清肝明目茶”赞不绝口:“我们整天盯着布料做工,眼睛又干又涩,这茶喝下去感觉舒服多了。”

在海珠区,像凤阳街这样服务老百姓的民生微实事还有很多,它们就像海上归航的点点渔舟,虽仅片帆,却在灯塔的指引下聚成不夜的港湾。港湾里年年扬新帆、辟新航,关键在航向——党建如同海上灯塔,光穿迷雾、芒定星辰,终让远航者找准方向。

“数智”为潮,人才如浪,党建为灯塔,三者共同汇聚成海珠的精神之海。未来,这片日益壮阔的蓝海上,必将激荡出更多蕴含无限潜能的新浪潮,向着更浩瀚的未来奔涌,生生不息。

明珠,必琢于大潮。在珠江奔流入海的磅礴轨迹上,在千年商都迭代进化的宏大史册中,海珠正被时光与机遇淬炼升华,成为广州当之无愧的“潮”头明珠。

■数读海珠

地区生产总值仅用4年时间,

从2000亿元历史性、战略性突破到3000亿元

全区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口总数近10万,

推动上下游产业链集聚超30万产业人才

推动1442项民生微实事加快落地,组织全区270名社区书记每年度牵头办理1—2项民生微实事

■一线视点

致景科技:

一朵“云”打开一片“天”

2021年,在海珠区委指导下,广州致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党支部。自此,党建的蓬勃生命力与企业发展的强劲脉动同频共振,相得益彰。

“党建红联”就是“上下游”。致景科技作为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服务纺织服装产业链上企业。

致景科技积极融入区、街“党建红联”生态圈,主动亮相于党建引领的供需对接会,与链上企业及早建立起交流协作关系,以组织信誉“搭台唱戏”,以党建链增强产业集群合作黏性,以红色的组织力为黏合剂,强力聚合产业集群,在企业专属赛道站稳了脚跟。

党支部初立之时,便点燃了“初心之火”。致景科技党支部带领全体党员,在云南巧家县海拔3000米的群山深处,启动“小画家关怀”项目。那里,孩子们纯净的梦想穿透云海——他们渴望世界看到自己眼中风景,更渴望将这份思念绘予远方的父母。

于是,致景科技的党员们通过企业科技平台,让孩子们的七彩童真在“云”端绽放。孩子们那些描绘着孔雀大象、家园故土、星河田野的天真画作,通过平台精准印刷技术,化作一件件公益T恤。项目所得善款,悉数浇筑于山区校园的希望工程。

一朵“云”打开一片“天”。这朵由党旗辉映、科技赋能而生的“关怀之云”,照亮了深山孩子的天空。

■经验成效

民生微实事,海珠上新招

在昌岗街,原先杂草丛生的“沉睡”锅炉房蜕变为“奇才实验室”,为周边200余户亲子家庭提供激光切割、3D打印等系列研学课程;

在南石头街,“社区微就业”计划推动55家企业释放餐饮服务、家政护理等1653个岗位,帮助居民实现“家门口”直接上岗;

在华洲街,为解决学校接送高峰期交通拥堵,“安全护航号巴士”开通,定制4条专线,帮助530多户亲子家庭解决“接送难”问题;

在沙园街,推出“小候鸟成长公益包”,联合热心商企提供亲子烘焙工坊等15类特色活动,为新就业群体子女提供暖“新”服务。

今年来,海珠区紧盯发展所需、改革所急、群众所盼,直奔一线找准“求解”方向、直击痛点提升“快解”效能、直通民心达成“优解”目标,用实践淬炼出民生微实事的“新招式”。

海珠区以“开好门”“办好事”为抓手,探索召开民生微实事项目遴选会,由社区自主申报参评项目,组织街道干部、居民代表、热心商企三方联合评审,构建“群众点单—社区报单—联合议单—公开亮单”闭环,确保项目征集更加广泛灵活、紧扣民意。

同时,海珠区还建立了“先锋项目”领办机制,组织全区270名社区书记每年度牵头办理1—2项民生微实事,联动民政、人社、卫健等部门组建“现场解忧团”,通过“一事一议”打通规划审批、资金保障等堵点,撬动1.32亿元资金助推民生微实事加快落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金城银行“企业智脑”荣获中国最... 央广网天津7月1日消息(记者张强)在近日举办的第24届中国未来金融峰会上,由国际权威财经机构《亚洲银...
回收站清空了怎么恢复回来?实测... 回收站清空了怎么恢复回来?在日常使用电脑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不小心清空了回收站的情况。许多人可能...
分布式光伏气象站—为光伏电站的... 【TH-FGF9,山东云境天合气象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厂,品质保障】分布式光伏气象站是专为光伏电站设计的...
当智能硬件成为儿童伙伴:家庭教... 618 消费节过去的一周,一大批智能教育硬件再次「冲上热搜」:故事机、学习机、智能手表、陪伴机器人…...
从挪威到青海:中国如何让三文鱼... 吃自助餐,或者吃日料,总有一种美食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三文鱼。 不仅因为三文鱼长期作为“舶来品”,价...
文化观察:主旋律电视剧创作如何... 中新网杭州7月1日电(林波)近日,2025年度电视剧(网络剧)精品创作编剧高级研修班在杭州落幕。这场...
【IPO前哨】工业机器人龙头赴... 近日又有多家A股公司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包括埃斯顿(002747.SZ)、豪威集团(603501.S...
波动市场的长期主义:主动权益基... 2021年2月的高点后,A股进入震荡期,主动权益基金的业绩也受到压制,波动性放大。Beta向下的趋势...
签名墙+种子徽章仪式感拉满,弟...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金丹丹 通讯员 秦齐 李小瑞 6月30日,杭州市夏衍小学、夏衍第二小学2025届...
德明利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德明利(001309)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