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报道,原定于美乌领导人会晤后举行的矿产协议签署仪式,在一场“激烈争吵”后取消。但围绕乌克兰的矿产资源,多方博弈仍在继续。美国新一届政府上台不久就紧盯乌克兰的矿产资源。美国加速推进对乌矿产资源控制,透露其欲争夺关键矿产进行战略布局的意图。乌克兰拥有超过100种关键矿产资源,其中稀土尤其引发美国关注。相关资料显示,全球稀土矿储量约1.2亿吨。主要分布在中国、巴西、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其中,中国稀土矿储量4400万吨,占世界储量36.67%,排名世界第一,且具有矿种和稀土元素齐全、稀土品位高及矿点分布合理等优势。
稀土资源(资料图)
在此次中美关税博弈中,我国亮出稀土“王牌”,令美国坐立难安,原本以为,在中美达成关税共识后,中国会解开稀土限制,但令美国没想到的是,中国只对4家公司发放了磁体出口许可证。据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称,这四家国内稀土磁体制造商分别是专为新能源汽车电机生产磁铁的包头天和磁材公司,该公司主要向德国大众汽车出口稀土磁体原材料。另外三家公司是北京中科三环、包头中科稀土以及浙江英洛华磁业,主要向欧洲和越南出口,这也是4月我国对七类中重稀土元素实施出口管控以来,首次发放稀土相关许可证,只是名单中依旧没有美国。
虽然中美近期在关税问题上有所松动,但稀土出口审批依然紧缩,出口申请审批周期长达45个工作日,而且必须提供“产品不含管控元素”的担保书。这就意味着,美企即使拿到订单,也难以保证原料供应不中断。比如一家美国音响设备制造商,长期从中国采购微量稀土磁铁用于在欧洲和拉丁美洲的工厂生产。由于审批时间长、管控严格,他们的库存已经接近耗尽,导致下游汽车厂和电子厂的生产计划面临停摆风险。一旦供应链断裂,带来的财务损失将是灾难性的。
对此特朗普有些慌了,在结束对中东三国的访问后,特朗普对媒体直言,自己愿意访问中国,称中美关系非常重要,自己可以随时乘专机飞到北京,与中方讨论外交政策和经济问题。需要提醒美方的是,谈判的前提是共识,如果美方有意与中国恢复正常的经贸外交关系,就要结束错误的对华政策,让中方看到诚意。美方应当明白,中国不吃威胁讹诈这一套,也不接受说一套做一套,如果是为了谈判而谈判,浪费的是大家的时间。
稀土资源(资料图)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路透社记者提问,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告诉美媒体,中国同意解除后发布的出口反制措施,包括对稀土矿物和磁铁的出口管制。中方已宣布修改几项非关税反制措施,但没有修改稀土方面的限制。中方是否计划解除或调整稀土出口管制呢?“你问到的具体问题,建议向中方的主管部门询问。”林剑说。
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报道,稀土管制已成为中国手中的谈判“王牌”,美国短期内根本无法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实际上,不止《南华早报》关注到这一点,美国《华尔街日报》也指出,中国稀土供应的调整让美国众多依赖稀土的高科技企业面临巨大压力,它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供应链稳定问题。
特朗普(资料图)
值得一提的还有,到2025年上半年,美国在澳大利亚、加拿大投资的稀土公司还没有实现全面投产,有相关行业人士预计至少要到2028年到2030年才能有量产部分元素的可能性,在这之前他们都必须要依赖中国。对此有评论称:“美国企业用于民用的稀土甚至也需要给,因为美国政府以所谓的‘国家安全’为借口对华禁止芯片等科技产品的出口,那么中国可以以同样的原因对美国禁止出口,他们有什么立场要求单方面供应呢?等到美国急迫的时候,肯定会拿出更多的条件做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