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美国对华“去风险”战略持续提速;为分析其未来演变以及我国的政策应对,必须从国际关系视角出发进行战略推演。为此,我们构造了三方博弈模型,认为在美国承诺可信度下降的背景下,第三方国家将极力避免选边站队,也为中国创造了合作空间。日本当年积极推动企业出海“再造日本”的成功经验可供借鉴,我国未来需加强同第三方国家合作,抓住机遇实现中企出海开拓,长期上在海外打造生产及消费的良性循环。
▍政策复盘:从“脱钩”到“去风险”,美国“安全泛化”的本质思路并未转变,而拜登时期政策实效相较于特朗普时期提升更为显著。
从国际逻辑来看,中美相互依赖的不对称性日益凸显;从美国国内政治逻辑来看,保守主义回潮叠加政治极化加剧,使对华“去风险”成各方利益诉求的最大公约数。尽管特朗普政府时期大力推行对华“脱钩”,但拜登政府对内更敏锐地捕捉美国的比较优势、对外更注重协同盟友,任内美国“去风险”政策实效出现边际提速。
▍局势推演:对华“去风险”战略既非单方行动的结果,亦非纯粹的经济命题,需要从国际关系的视角,从中、美、第三国之间的动态博弈进行未来推演。
美国:政策摇摆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民意基础,且2024总统大选选情未明,无论最终谁将入主白宫,其政策承诺的可信度或在下降。
第三国:统筹平衡、左右逢源,避免“选边站队”,在中美博弈下也在注重自身的“去风险”。鉴于美国承诺的可信度下降,叠加自身诸多产业链短板,第三国或希望在中美博弈中保持战略自主,同时借此实现产业链完善升级。
中国:强化伙伴关系,保障各领域安全。当前中国已经建立诸多高水平多边经贸体系,与美国主导的多边供应链体系形成深度交叉。未来中国可一方面积极同第三国加强经贸和产业链协作,另一方面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保障各领域安全。
▍他山之石:日本“失去的三十年”并非乏善可陈,日企出海开拓成功“再造日本”的经验值得借鉴。
面对美国贸易战压力,日本政府自80年代末起通过“黑字还流”计划推动企业出海,同时通过ODA和FTA手段积极争取第三方国家。日企出海也并不仅是为了转口贸易,而是深度参与当地市场发展机遇,在出海过程中,日企海外产销率一路上行。日本通过不断增长的海外收入支持着经常账户盈余,日元币值亦长期保持稳健。在其国内“资产负债表衰退”的同时,日本通过海外的正循环维持了整体经济平衡,避免陷入负增长困境。
▍应对之道:中企出海并不仅限于短期上的中间品出口逻辑,更重要的是长期上在当地形成生产与消费市场的良性循环。
第三方国家并不希望在中美博弈中“选边站队”,是我国重要的争取和合作对象。与“一带一路”和RCEP国家在经贸与产业链上的合作,将是我国保障经济安全、产业链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的重要方式。与日本经验类似,中企出海有望长期上在当地形成生产与消费市场的良性循环。在国别选择上,经过多维评估,我们认为新加坡、马来西亚、沙特等国可作为首选目的地,菲律宾、印尼等国虽人均消费水平较低但有较大增长潜力;在行业关注点上,汽车、新材料、新零售、新基建等可成为重要的布局方向。同时,日美贸易战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妥协退让的失败教训也表明,在关键技术领域必须加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半导体、工业母机、先进材料、信创和生物育种等行业有望成为政策关注重心。
▍风险因素:
中美博弈超预期升级;发展中国家基本面超预期波动。
来源:券商研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