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世界中,税务优化是企业成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在众多筹划手段中,运用恰当的股权架构来优化税收筹划,正是智慧税务规划的关键一步。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通过巧妙的股权架构设计,为企业创造更多竞争优势和财务增益。
税务优化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股权架构作为税收筹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合理设计与运用能够显著影响税收成本的优化。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股权架构的不同选择,如何在税务策划中发挥关键作用。
自然人股东面临挑战战与公司股东的持股优势
传统上,大多数公司的股东都是自然人。然而,这种情况下存在一些缺点。首先,在公司分红时,股东需要缴纳高达20%的个人所得税。其次,投资的亏损无法用于减免个人所得税。看下面一个例子,a公司有二个股东,张三自然人股东,另一股东为某某有限责任公司是法人股东,现公司分红二百万,张三获得股息红利100万,要缴纳20%个人所税最终到手80万,20万就贡献给国家了,而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不需要缴纳所得税取得了纯100万收入。假设第二年公司营利又准备分红,张三认为分红自己还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便提议不要分红,而是将200万的利润进行转增股本,在转增股本时,他没有拿到一分钱,结果给还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而作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此时依然不需要缴纳所得税,这时张三真是极度的心理不平衡。公司分红股东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还能理解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还能理解毕竟自己拿到了现金。但是转增股本,自然人股东没拿到钱,依然还要交20%的个人所得税,这太不公平了。在法律的世界更多的是规则,了解规则,合理利用规则才能够不多缴税。但有的读者可能会提到一个问题,有限公司做股东,个人还是拿不到钱,个人如果想从公司拿到钱最终还是逃不掉20%的个人所得税。这个结论是正确的。这个原因也是导致为什么大部分公司是自然人为股东,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公司的营利除去满足股东个人及家庭消费后,已经积累了足够的资金,这些资金,就不再是单纯的现金了,这时的资金有另外一个名字,资本。如果股东在公司的分得的红利只能满足自己的生活消费时,自然人持股是合理的。但是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个人的资本在不断的增加,改变持股结构成为趋势。公牛集团刚成立的时候就是两个自然人股东阮学平阮利平各占50%的股份。但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公牛集团的插线板业务销售额一直稳居全国销售第一,据说公牛集团每个月的销售额就上亿元,那公司的利润可想而知,公司的大额利润如何合理利用成为公牛集团面临的挑战,公牛集团是如何解决的呢?2014年阮氏兄弟将其持有的30%的股权转让给良机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当时调整后的公牛集团的持股为阮氏兄弟各20%,良机实业60%。2021年阮氏兄弟又用同样的手法将其持有的良机实业有限公司各40%股份转让给烁金公司,良机公司股东变成阮氏兄弟各10%,烁金公司80%的持股结构。这足以证明用公司做股东的优势。除去法人股东可以免企业所得税外,转增股本免税,公司注销时,股东可以将投资亏损作为减免企业所得税的依据。除去这些明面的好处,公司可以充分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达到将资本利得税的支付推迟到以后的某个时间点,从而在当下实现扩张目标,同时降低当前税务负担。
有限合伙股东的智慧选择
有限合伙作为股东,可以使公司的控制权与分红权分离,合伙企业本身无需承担税负,而是由有限合伙的合伙人来承担相应的税负。有限合伙在公司的股权激励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其税务优势在股权转让时也得到了充分体现。著名的案例海康威视,就充分运用了有限合伙股权架构,使合伙人在转让上市公司的股份时有效降低税务成本。海康威视,全球视频监控占有率第一的巨头。2004年,公司的49名高管进行了股权激励,以业绩对赌方式实现激励目标。最初海康威视选择了成立“威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作为股权持有平台。如果高管买股套现,要先由威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先卖股,卖股后的利润再分配给股东,卖股的收入要交企业所得税,分配给股东又要交个人所得税,综合税负达到40%,后公司变更为威讯投资管理有限合伙企业作为股权持有平台,成功规避了高额的税负。(这种操作不具有模仿性,通常有限公司变更为合伙企业法公司要走清算程序)当有限合伙进行股权转让时,无需缴纳企业所得税,而是直接由股东承担个人所得税或企业所得税。
在智慧税务规划中,运用股权架构优化税收筹划是不可忽视的关键一步。通过选择合适的股东类型、充分利用股权架构设计,企业可以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降低税务负担,创造更多的财务价值。从自然人股东到法人股东,再到有限合伙股东,每一种股权架构都有其独特的优势,适用于不同情境。了解和灵活运用这些策略,将有助于企业在税务规划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本文转自付群芳律师
“高、精、尖”人才组成的专业团队为企业提供财务咨询、内控制度建立及完善、企业管理咨询、税务咨询、投资咨询、财务人事外包、专业培训等综合性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