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淘宝天猫发布公告,称为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淘宝计划新增微信支付能力,并于本意见征集结束后,进行平台规则调整。据悉,本次调整将覆盖全体淘宝和天猫商家。
对此,淘宝天猫方面向南方+回应称,淘宝天猫始终秉持开放的合作理念,积极探索与各平台之间的互通合作,不断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让消费者的购物更便捷、愉悦和高效。
微信支付方面则向南方+记者表示,目前与淘宝平台商户的功能适配正在开通中,具体上线时间请关注淘宝平台公告。微信支付方面称,微信支付始终秉持开放的合作理念,积极探索与各领域之间的互通合作。
淘宝天猫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消费者要使用线上支付功能是一个刚需,而此前因为互联网企业不同“生态”的原因,淘宝天猫只能使用支付宝成为了一个被大家默认的一个状态:微信支付肯定希望能够接入淘宝天猫获得更大的交易额,但是淘宝天猫也会问,为什么微信生态里面又不能用支付宝呢?
所以在线支付存在“生态”地盘这个事儿,多年以来就已经存在了。直到如今,淘宝天猫正式官宣开通微信支付,同时支付宝方面也认为这是“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先不说这次淘宝天猫和支付宝的打通,是困扰中国互联网多年互联互通问题的一次标志性事件,也可以先把阿里巴巴和腾讯在中国互联网当中多年来圈地为王的“生态”建设是非对错放在一边。光是从今天淘宝天猫、微信支付的回应来看,堂而皇之地号称是为了提升消费者的体验,是在探索各个领域之间的互通合作。
但是作为一个互联网基本的功能服务,接入支付功能几乎没有任何技术困难,探索各个领域的互通合作也不是今天才开始探索的,淘宝天猫这么大的体量存在这么多年了,“探索”应该早就存在,直到中国互联网发展了30年的今天,双方才完成“消费者的体验提升”,才实现了领域之间的互通合作的“探索”,作为中国最大的两大互联网平台,早干嘛去了?
说到底是由于互联网如今已经不是之前那个辉煌的时代了,只靠自己一亩三分地的“生态”,就能够保持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互联网企业本身的发展状态和阶段也发生了不同:阿里巴巴进行了重组分拆,腾讯的使命变成了“数字化助手”,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的打通,相互的“帮衬”,成为了继续保持增长的必选项。
虽然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脚步已经慢下来,但是在慢下来后能够让互联网企业们把像“互联互通”这样的“多年顽疾”解决掉,才是能够重新高速发展的关键。
南方+记者 叶丹
话题研究员 刘静
【作者】 叶丹
南方产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