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团队新突破!衣服可为电子设备充电
创始人
2024-04-30 05:18:15
0

原标题:复旦团队新突破!衣服可为电子设备充电

复旦团队新突破!衣服可为电子设备充电

一件柔软透气的衣服,不仅可以储存能量,还能便捷地为手机、手表等随身电子设备供电。这一曾存在于科幻作品中的场景,已经变成了现实。

近日,复旦大学科研团队在高性能纤维电池及电池织物研究上取得新突破:通过设计具有孔道结构的纤维电极,实现电极与高分子凝胶电解质的有效复合,团队不仅解决了高分子凝胶电解质与电极界面稳定性差的难题,还发展出纤维电池连续化构建方法,实现了高安全性、高储能性能纤维电池的规模制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主刊。

4月22日,复旦大学科研人员展示手机可放在编织有纤维电池的织物上充电。新华社记者刘颖 摄

经过多年探索,复旦大学团队相继攻克“设计纤维结构获得柔软的锂离子电池”“制备高能量密度的纤维锂离子电池”两大难题;“实现高安全性纤维锂离子电池”则是该课题的“最后一公里”。科研团队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彭慧胜表示,由于纤维电池织物和人体紧密贴合,必须以高安全性的高分子凝胶电解质取代易漏易燃的有机电解质,而基于高分子凝胶电解质的纤维电池要想提升储能性能,必须解决高分子凝胶电解质与纤维电极界面不稳定这一难题。

团队最终从爬山虎与植物藤蔓紧紧缠绕这一自然现象中受到启发,研究其奥秘后,设计了具有多层次网络孔道和取向孔道的纤维电极,并研发单体溶液使之渗入到纤维电极的孔道结构中,单体发生聚合反应后生成高分子凝胶电解质,与纤维电极形成紧密稳定界面,进而实现了高安全性与高储能性能的兼得。

在此基础上,团队发展出基于高分子凝胶电解质纤维电池的连续化制备方法,实现了数千米长度纤维锂离子电池的制备,其能量密度达到128瓦时/公斤,可有效为无人机等大功率用电器供电,同时具有优异的耐变形能力。

4月22日,复旦大学科研人员展示高性能纤维电池。新华社记者刘颖 摄

彭慧胜表示,通过自主设计关键设备,团队建立了以活性浆料涂覆、高分子隔离膜包覆、纤维螺旋缠绕、凝胶电解质复合以及高分子熔融封装为核心步骤的纤维电池中试生产线,实现每小时300瓦时的产能,相当于每小时生产的电池可同时为20部手机充电。这为纤维电池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目前,团队已使用工业编织方法制备了大面积纤维电池织物。在相关工业标准下,电池织物在经受大电流充放电、过压充电和欠压放电、高温存储后没有发生泄漏、着火等事故,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电池织物在高低温、真空环境中及外力破坏下仍可以安全稳定地为用电器供电。

“这一纤维电池可应用于消防救灾、极地科考、航空航天等重要领域,更多应用场景有待各方共同开拓。”彭慧胜说。

编辑:吴百欣

资料:新华社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河北秦皇岛一高架桥有电缆桥架掉... 新闻荐读 9月13日,记者接到网友爆料,河北秦皇岛市河北大街与西港路交叉口的高架桥掉落了大量电缆桥架...
我科学家揭示南海深海冷泉系统演...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吉亮等联合国内多家科研机构,系统分析了南海北部琼东南深...
国内单体规模最大陆上风电项目正... 今天(14日),我国首批规模性采用10兆瓦发电机组的单体最大陆上风电项目——内蒙古能源乌拉特中旗15...
吕梁成立首家农业科研机构科协 近日,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科学技术协会正式成立,这是吕梁市农业领域科研院所...
被指“欠款千万未还”、有人拉横... 中国澳门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朱雨玲在美国大满贯夺冠不久,7月20日,一抖音博主发视频称朱雨玲欠其朋友上千...
三部门联合印发《电动自行车用锂... 12月13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消防救援局近日联合发布《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健...
意大利97天暑假结束仍热得上不... 意大利的学生日前结束为期长达三个多月的暑假,陆续重返学校。然而,持续不退的高温却成了新学期的“拦路虎...
“自然契约”:对人与自然的深刻... 展览现场 何为自然?人类如何与之共处?尤其是在生物技术、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当下,人们不再能以旁观者的...
每天卖掉近1000斤!宁波人的... 9月以来,宁波蔬菜批发市场的明星蔬菜单品——冰菜持续热销。这种叶面覆着晶莹“冰珠”、入口冰凉清脆的特...
原创 为... 在俄罗斯的权力游戏中,普京如同一个老练的棋手,总能在关键时刻抛出一张令人意想不到的王牌。但这次,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