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作为团中央打造的品牌项目之一的“伙伴计划”示范项目——“团团活力圈”青少年身心健康提升服务,在东莞市莞城街道罗沙社区落地。
在团省委、团市委的指导和支持下,大众社工与莞城街道团工委在社区开展了以培育青少年运动习惯、提升精神素养、组织户外研学实践为核心内容的系列服务。
自2023年9月启动以来,项目凝聚社区资源,充分挖掘社区内的党员、共青团员、少先队员并成立“团团活力圈”志愿服务队伍,深入开展青少年服务,累计动员志愿者158人次,开展活动61场次,志愿服务总时长达到735小时。
“伙伴计划”为何吸引志愿者加入?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志愿者们又有什么体会?让我们走进三名“团团活力圈”志愿者的心声。
在助人自助中与社区青少年共成长
志愿者蓝宝珞协助开展亲子研学体验活动。
在莞城街道青年志愿者蓝宝珞看来,志愿服务并非单纯的付出与奉献,它同样是一段宝贵的学习与成长经历。
这一过程中,他逐渐掌握了如何在应对突发状况时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有一次,一名青少年因游戏挑战失败而产生的情绪问题触动了他。他后来反思,“引导青少年正确面对失败、妥善处理挫败感,需要志愿者具备出色的应变能力和耐心。”
自“伙伴计划”启动以来,蓝宝珞提供了44场次志愿服务,时长高达151小时。在为社区和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他也实现了自我价值提升,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关爱他人,为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打下基础。
在帮助青少年克服社交困难中重拾自信
志愿者李雯协助开展青少年语言艺术活动。
李雯是一名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大学期间,她在一场聚焦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研讨会上深受启发,越发感受到成长道路上许多青少年的压力与困惑。在那之后,她决定投身于罗沙社区所开展的“团团活力圈”志愿服务项目中。
在半年的志愿工作中,李雯曾遇到一位患有中度抑郁的青少年小丽,缺乏自信的小丽在与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不足。项目社工为小丽提供了多次心理辅导,并鼓励李雯与小丽加强交流。
在李雯的陪伴与关怀下,小丽逐渐展现出更加开朗自信的一面,与其他青少年的互动也日渐增多。她不仅成功克服了社交障碍,建立了真挚的友谊,还在学习中收获了成就感。同时,她在社交技能、情感管理以及认知发展等方面也取得了进步。
在“伙伴计划”中,李雯努力与青少年建立信任,在聆听与倾诉中,协助青少年释放情绪、解决难题,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助力他们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推动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在探访老人中体会深刻的心灵之旅
志愿者杨升魁协助开展社区志愿探访活动。
志愿者杨升魁则是利用周末的时间参与到“团团活力圈”社区志愿探访活动。杨升魁表示,在与老人的交流中,他感受到“时间”这个词的沉重。
“社区老人用岁月沉淀成了宝贵的财富,从他们身上可以学习到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这份力量感染了我,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时光,努力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与目标。”
他认为,探访老人并非只是简单地聆听与陪伴。志愿者还可以通过结合自身特长,为老人们组织系列活动,如才艺表演、手工制作、家居清洁及整理等,“这些活动不仅为社区老人们带来欢乐,更为他们搭建了一个与外沟通与交流的平台。”
杨升魁说,这次志愿活动让他明白了生活的真正意义并不仅仅在于追求物质的富足,而更在于对他人的关爱与付出。他希望更多人关注到老年人的生活和需求,让每一个老人都能感受到关爱与尊重,为社区注入更多正能量和温暖。
未来,杨升魁计划将这份关爱延续下去,不限于探访老人志愿活动,会将这种关爱与陪伴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去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南方+记者 马新杰
通讯员 大众社工
【作者】 马新杰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