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在局势大好的情况下以失败告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马谡镇守的街亭被张郃夺取,魏军可以增援陇右,因此不得不仓促撤军。马谡的失败,则是因为他违背诸葛亮的指示,又不听王平的劝谏,没有据守路口,执意上山,结果被张郃击败。
而诸葛亮处死马谡,并不仅仅是他在街亭失败,导致了严重的后果,还因为他兵败之后,又畏罪潜逃,所以才会在抓获后处死。在诸葛亮杀死马谡的同时,参加街亭之战的其他将领处理结果各不相同,张休、李盛和马谡一起被处死,黄袭等人则是夺去兵权,而提出正确建议,并在事后以疑兵计吓退张郃,收拢残军撤退的王平,则受到了嘉奖,被封为参军,讨寇将军,封亭侯。
此外他也没有逃避自己的责任,主动上书,请求降职三等,最终降为右将军,代理丞相职务。
臣明不知人,恤事多闇,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从这点来说诸葛亮并非嗜杀之人,他根据各将的表现做出了不同的处理结果,有罚有赏,处罚程度也不一样,对于连自己的过失也不掩饰,可以说处理得非常公正。
因此如果马谡真的严格按照诸葛亮的安排行事,最终还是兵败的话,诸葛亮并不会推卸载人,把他当替罪羊杀死,而是把主要责任归到自己身上,对马谡的处理可能仅仅是降职或者是免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