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航天局宣布——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探测器,已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计划于今年上半年实施发射。
然而,在我国宣布该任务之后,美媒针对中国天问二号任务也发布了观点,并且进行点评,同时指出了,中国的“太空野心”不止于此,这是什么情况?难道中国还要做其他事情?这是咋回事?
当然, 如果大家看了,其实觉得美媒这样说没什么问题,只能说中国一步一个脚印,步步安排完美,这是很多国家执行航天任务都没有办法对比的。
因为很多时候,其他国家的航天任务都是计划跟不上变化,虽然我国也存在一些,但相对来说,是稳定不少。
没错,针对天问二号任务,其实我国很早就已经安排了,可以说在天问一号任务的时候,就已经明确说明了该任务,因为这是我国行星探测工程的一部分,也是必走的一步,而这会披露它的进度,其实也是说明我国任务已经安排上了。
当然,具体的时间,按照此前说明的是预计在5月左右执行,这会没有明确给出时间点,后续在我国执行任务的时候,将会进行说明。
然而,针对这一次的天问二号任务,虽然也是同为“天问”,但我国的目标不是前往火星,而是进行小行星采样任务。
但去小行星也不是说就跟火星没有关系,其实也存在关系,那就是通过小行星采样任务进行“火星采样技术”的验证,这就是差别。
本次任务将会一次性完成两个目标:
第一个目标——对小行星2016HO3,该小行星稳定运行于地球轨道附近,其公转周期与地球公转周期接近。
所以,它又被称之为“地球的准卫星”,也被称之为“小月亮”,而我国针对该小行星探索,主要是因为它保留着太阳系诞生之初的原始信息,是研究太阳系早期物质组成、形成过程和演化历史的“活化石”,具有极高科研价值。
第二个目标——主带彗星311P,这一项任务是我国在对小行星小行星2016HO3采样之后的一个目标,主带彗星311P是运行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小行星带中的小天体,同时具有传统彗星的物质构成特征和小行星的轨道特征。
对主带彗星311P进行探测,有助于了解小天体的物质组成、结构以及演化机制,填补太阳系小天体研究领域的空白。
所以,天问二号任务是具有两个任务目标,这是比较明确的,这也说明了我国天问二号任务的时间点还是有点长,并不是那么快速就要执行了。
而且进行小行星2016HO3的伴飞观察,差不多就是1年左右,后续的结果,大家可以根据实际行动来看。
的确,小行星采样任务并不简单,而相对于有嫦娥五号,六号经验之下,其实对中国来说,难点就一个,就是速度是难点,这种说法也没多大问题,因为这完全是不同的天体之间执行任务。
同时,本身这一次执行的小行星采样天体,也是极其小,这增加了难度。按照说明来看,近地小行星2016HO3,它个头约有40×100米那么大。
并且采样时,离地球大概4300万—4500万公里,不得不说,这对技术的要求来说,的确有所改变。
当然,一旦我国成功完成了小行星采样,也将是中国首次创造这样的成就,所以,值得骄傲。
同时,这天体之间的大小还不是最难的,很多人可能会说,我国已经有采样技术了,直接用上就行,这其实完全是不一样的。
小行星探测最大的难点是无重力,也就是不能像行星探测一样,通过探测器制动减速、由行星引力作用进入环绕轨道,这就为小行星表面采样增加了难度。
所以,小行星采样不可能绕着小行星飞,因为它没有引力,只能是在茫茫宇宙中追上它,跟着它一块飞,叫伴飞,然后择机取样。
美媒在这一次也指出了其难点,说明了重新进入模块的速度将更大,这增加了新的挑战。
所以,速度是难点,这是嫦娥五号,嫦娥六号在月球采样上才有的又一个变化,只不过,我国也做了先前的准备。
在2023年的时候,为了更好的完成天问二号任务,我国就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进行了高空降落测试,与月球采样任务相比,后续只需要在小行星采样时候,进行定位技术验证,并找到获得样品的不同方法就行。
相对来说,其实个人觉得,整体上月球采样比小行星采样更难一点,月球的变量多,小行星反而没那么多,小行星采样最大的难点,其实就是如深空测控技术的支持才行,这需要全球性的测控网络来铺垫,否则那绝对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此前日本进行小行星采样的时候,没有全球性的测控网络,深空探测使用了NASA的深空网络,这就是差异化。
当然,无论是难,还是简单等问题,无论是与谁对比,最终带来回来了成果,这才是最为关键性的点,我国能够执行该任务,肯定也是提前做好了准备,不然也不可能胡来是吧?
俗话说,过程不是重点,结论可能才是最为重要的,这对采样任务来说,拿到了小行星样品,就是最为重要的。
的确,美媒倒是看得远,虽然我国说了天问二号基本情况,但他们却看到了中国更加远大的目标。
也就是他们狂吹的“天问二号任务是中国扩大的深空野心的一部分,后续还有更大的目标,也就是上面给大家提到的天问三号任务。
这一次任务是我国进行火星样本返回任务,并将在2028年左右进行发射,有望成为全球第一个从火星采样返回的国家。
同时还有天问四号任务,我国要走向更远的深空去探索等等。
所以,中国的目标的确远不于此,未来的任务还多着呢,我国可是要走向太阳系各个天体的,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那么,这里也只能期待我国能够一步一个脚印,稳步推进进行,不与任何国家进行竞争,好好完成自己的任务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