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抢得走咱的饭碗吗(民生观)
创始人
2025-02-25 12:41:01
0

人类的创造力、情感力和复杂决策力,仍难完全替代

平地一声雷。个把月之间,人工智能模型DeepSeek从线上火到线下,由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俨然改变了现实生活。

放眼一看,你我身边兴许已有了“新同事”。AI司机、AI主播、AI助教、AI医生,乃至所谓的“AI公务员”,都接踵而来,科幻片秒变纪实片。人们在惊奇的同时,也不免有些“破防”:这些“新同事”,难不成是来抢咱饭碗的?

人工智能,确有许多亮眼表现。比如在处理大量数据、执行重复性任务、提高效率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甚至还有“不要工资不怕累”的特质。可见在某些层面上,人工智能确实对人力劳动构成了一定的替代性,“抢饭碗”一说,并非杞人忧天。

然而,大可不必过度紧张。在引入了70名政务“数智员工”的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其相关负责人就表示,把“数智员工”称作“AI公务员”并不准确,它们实际上仅是公务员的助手,不具备单独决策能力,需在监护下开展工作。原因何在?人类的创造力、情感力和复杂决策力,仍难完全替代。

一方面,人工智能虽集成海量信息与算力,但它仍属“模型”,是在模拟人类既有的认知框架,短期内还难以真正地超越定式、激发创造。另一方面,人是社会性的,多数的工作,也因人的自我实现与人际连接,而别具意义。政务服务中的面对面、心贴心,求医求学中的医者仁心、薪火相传,都能够让互动双方得到珍贵的情绪价值和人生体验。这也正是人工智能难以企及的。

当然,并不是说,人工智能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要看到,它能带来一定程度的“卷”,且并非消极“内卷”,而是有助于人们进一步扬长避短、术业有专攻。也不妨从辩证的、历史纵深的角度去看,人工智能与其说是来“抢蛋糕的”,不如说更像是来“做大蛋糕的”。毕竟,历次科技进步,终究是以服务于人类福祉为归宿的。

作为职场上的个人,我们有理由乐见其成,亦有理由闻鸡起舞。既适应时代发展,学会让人工智能为我所用,同时也不忘锤炼“它无我有”的看家本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奋发拼搏精神的不变来应对万变,我们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同人工智能互利共生。

作者:刘  念

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从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 解读... 10月28日,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福建泉州闭幕。海南大学张立定团队凭借《AD血液多种...
士兰微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士兰微(600460)新获得一项外观设计专利授权,专利名为“贴...
核“芯”突破,摆脱“线”制:我... 10月30日,一场以“核‘芯’自主、摆脱‘线’制”为主题的发布会在沈阳中国工业博物馆举行。辽宁辽河实...
美航天局:“星际访客”飞掠近日...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洛杉矶10月31日电(记者谭晶晶)据美国航天局介绍,一位“星际访客”——...
超能健康看护机器人首秀2025...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31日讯(全媒体记者 吴鑫矾)10月31日,2025(首届)长沙银发产业博览会...
2025金融科技应用场景大赛获... 10月30日下午,“2025金融科技应用场景大赛颁奖活动暨2025‘金科之声’—金融科技大会十大成果...
苹果回应以旧换新估价归零:第三... DoNews10月31日消息,近日,有网友发帖反馈称,在苹果官网买新机参与换购活动,结果反被坑。 这...
百名顶尖专家汇聚沈阳 探讨人工... 10月31日,由何氏眼科集团、辽宁何氏医学院、何氏眼产业集团、眼基因库联合主办的“2025年国际基因...
硅谷大厂纷纷倒戈,中国大模型成... 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的大模型技术突然成为了硅谷科技巨头们的新宠。谷歌、亚马逊、Facebook 等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