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福建泉州闭幕。海南大学张立定团队凭借《AD血液多种核心标志物同步检测的比色/SERS双模式传感平台的构建及其在早期快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项目,荣获铜奖,实现了海南在该赛事奖牌“零的突破”。
该项目致力于开发一种便捷的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筛查技术,旨在让该病的检测如同日常血糖检测一样简单高效,从而推动“早发现、早干预”目标的实现。
此次海南选派14个项目参赛,涵盖生物医药、现代农业、人工智能等多个前沿领域。这批成果的集中展示,不仅是海南科研实力的体现,更是博士后工作向“新”而行、稳步发展的生动见证。
新领域突破:大赛现场的“海南智慧”
实时运转的“守望者”近海智慧监测系统、小巧精准的海龟监测设备、精美的热带海洋大型珍珠贝贝雕、菌身奶白的红托竹荪……走进海南省博士后综合交流对接展区,一件件成果引人驻足。
↑代表队出发前在机场合影。新华网发
海南代表队参赛项目于25日至27日集中亮相大赛总决赛。它们从碧海青山中汲取灵感,以突破性思维将本土资源淬炼为竞争优势,勾勒出一条科技赋能产业、智力驱动发展的海南路径。
“今天,我要讲的是一朵红托竹荪从贵州山林来到海南胶林的故事……”在创新赛现代农业与食品赛道的赛场上,海南大学作物学博士后王童欣娓娓道来。她们团队独辟蹊径,在橡胶林下发展红托竹荪生态高值种植技术,为红托竹荪开辟了橡胶林下的阴凉之所,同时也解决了在贵州冬季无法生长的难题。“一地两用、生态循环”——这一“林上产胶、林下出菇”的智慧模式,不仅提升了土地产出效益,更是将“立体农业”从理念变为现实,为海南热带农业升级打开了全新的局面。
在竞争激烈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赛道,海南大学博士后李修来所在团队的“空天地海”一体化智能管控系统引人关注。该系统织就一张集无人机、卫星、雷达与AIS信号于一体的立体监测网,破解危化品水路运输监管、无人海岛守备、重要通道反偷渡等难题。目前,该系统已侦破多起走私案件,服务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
《热带大型珍珠贝类种质鉴定与利用》项目也正为海南珍珠产业注入新的科技动能。该项目参赛选手三亚热带水产研究院和上海海洋大学联合培养的海南大学在职博士后郑兴指出,海南的大型珍珠贝资源禀赋优异,属于高值产品,但目前许多海域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他重点介绍了该项目的产业化前景:“如果实现规模化应用,一方面将为传统渔民提供重要的转型契机,另一方面将推动相关企业从传统农业迈向高端渔业、高端农业。”
从广袤的绿色田野到深邃的蓝色海洋,总决赛现场涌现的“海南智慧”生动证明:把才智与脚下的热土紧密结合,便能催生突破性的创新力量,这正是海南博士后工作向“新”而行最坚实的底气。
新平台支撑:构建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
宏伟的产业蓝图需要坚实的人才基座支撑。在加快构建“4+3+3”海南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五向图强”战略的进程中,一个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的博士后人才培养体系正日臻完善,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
历经二十余载精心布局,海南已建成涵盖16家流动站、39家工作站、33家创新实践基地的博士后平台网络,精准对接四大主导产业与三大未来产业发展需求,形成了层次分明、覆盖全面的“梯队发展、分类培育”生态。
平台体系中,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崖州湾国家实验室等博士后站点作为创新创业载体,成为博士后人才投身国家战略的主战场。这些平台不仅汇聚了丰富的科研资源,还通过协同创新机制激发人才活力。“海南自贸港的创新政策环境为我们青年科研人员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和发展空间,海南省委人才发展局对我们项目给予了很大的指导和资助。同时,海南大学在科研平台、实验条件和团队建设方面也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大赛铜奖得主、海南大学副研究员张立定如是说。
海南正通过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博士后培养体系,将产业需求精准转化为人才成长机遇,让每一位科研英才都能在海南自贸港的广阔舞台上绽放光彩、成就梦想。
↑代表队在海南省博士后综合交流对接展区合影。新华网发
新机制赋能:政策创新激发人才活力
海南博士后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得益于一套精准发力、持续创新的政策体系。近年来,海南实施博士后倍增行动、“南海”人才开发计划、“四方之才”汇聚计划等人才政策,通过系统性、大力度的制度供给,为青年科技人才构建了极具吸引力的创新生态。
政策保障体现在资助体系的全面升级。如新设立的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实践基地,分别可获得最高50万元、40万元、20万元建设经费资助。符合条件的在站博士后不仅可获得每人每年15万元的日常生活资助,还可申请同等标准的研究项目资助,优秀项目更可获得10万元的面上资助。全方位的资助体系,让青年人才能够潜心科研、专注创新。
博士后政策与其他人才政策协同联动。符合条件的博士后纳入海南省高层次人才范围,可对应享受落户、住房租赁补贴和购房补贴等人才优惠政策,出站考核合格的还可直接认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这些政策形成“资金保障+发展平台+贴心服务”的立体化政策生态,实现了从单一科研资助向全方位、全周期服务支持的转变。这些举措有效激发了博士后人才的创新潜能和创造活力,形成吸引海内外英才汇聚海南、扎根海南的强大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