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高不下的投诉量需引起重视
《中国科技投资》张婷 龙秋月
近日,有用户向记者反映称,其在支付宝平台了解到“来攒钱”产品,平台以“攒钱”为卖点进行宣传推广,后来该产品更名为“小金袋”,用户亦将该产品理解为普通的储蓄理财产品。近期,用户因资金周转需要,拟取出“小金袋”里面的资金,在申请退保后,发现需扣取一笔手续费,令他疑惑的是,真金白银购买的产品到底是强制储蓄的“攒钱”产品还是保险产品?
公开信息介绍,“小金袋”是支付宝联合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平人寿”)定制的一款普通年金险产品,适用的产品条款为《太平e满分年金保险(互联网专属)》。记者在支付宝平台搜索该款年金险发现,最新的相关介绍如下:“全民保·成长金”是蚂蚁保联合太平人寿推出的年金型产品,到期可以领取。“全民保·成长金”亦入选了蚂蚁保金选。
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发现,太平人寿该款年金险产品长期陷入误导宣传的投诉漩涡。一款普通的年金险产品为何频频被用户理解为强制储蓄可随时转入支取的理财产品?
“攒钱”理财产品还是年金险?
用户张小姐向《中国科技投资》记者反映称,2021年1月,其通过支付宝平台了解到“来攒钱”产品,平台以“攒钱”为卖点进行宣传推广,后来该产品更名为“小金袋”,张小姐亦将该产品理解为普通的储蓄理财产品。近期,张小姐因资金周转需要,拟取出“小金袋”里面的资金,在申请退保后,发现需扣取4900元手续费,约占其投入资金17100元的三成。张小姐认为在投保期间未收到太平人寿作出的相关风险提示以及告知用户提前支取需扣取的手续费比例。张小姐遂进行投诉,申请全额退保退款,但目前协商的结果是需扣取手续费490元。
*张小姐的保单页面,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用户陈小姐亦向记者反映称,2021年开始至今,其按月通过支付宝平台向“来攒钱”产品转入4990元,如今因经济困难拟取出全部资金,但需扣取一笔手续费。据陈小姐反映称,当初该产品的宣传话术为“攒钱”而非保险。陈小姐质疑太平人寿涉嫌将保险产品包装成攒钱产品欺骗消费者。陈小姐经过投诉后,被告知在20个工作日退回2366元。
记者查看黑猫投诉平台发现,与前述两位用户相似的投诉并非个例。记者以“太平人寿”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相关投诉量达到1550条。不少用户反映称,其通过支付宝购买“来攒钱”“小金袋”等产品,认为该产品为储蓄理财产品,可随时支取。实际上,用户在支取退保时均被扣取一定的手续费,引发用户的不满。记者了解到,上述投诉可追溯至2021年。直至目前,太平人寿仍被卷入大量类似的误导宣传投诉中。
*太平人寿的部分投诉情况,截图自黑猫投诉平台
据“全民保·成长金3.0”宣传页面介绍,若每月投入1000元,10年后开始领取,预估年均收益率为3.2%,累计收益为4357元。此外还包括“孩子人生第一桶金,到期100%领取”“人生选择路口需要充足资金支持”“领4年钱孩子从容面对人生选择”等宣传话语。
记者查看《太平e满分年金保险(互联网专属)》的产品说明书,相关解除合同表述包括如您在犹豫期后申请解除合同,向您退还保险单的现金价值。上述现金价值根据相关精算原理计算。而记者在“全民保·成长金3.0”的蚂蚁保·金选测评界面发现,该产品的注意点相关表述为,“退保会有一定损失,但本产品的退保损失较小,处于市场较好水平以及不支持减保”。
*“全民保·成长金3.0”的相关介绍,截图自蚂蚁保·金选测评页面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来说,储蓄型保险是一种长期保险产品,允许投保人在满足一定条件下退保。退保时,投保人可能会面临一定的经济损失,具体情况取决于退保的时间和保险公司的政策。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消费者在投保保险产品时,应当仔细阅读保险合同和说明书,了解产品的保障范围和保险责任,同时根据自身的风险情况和经济状况选择适合的保险产品。
退保方面,2023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披露,太平人寿本季度退保金额前三的产品分别为太平卓越至尊终身年金保险(分红型)、太平卓越智臻终身年金保险(分红型)、太平卓越臻享终身年金保险(分红型),三款年金险年度累计退保规模合计达38.34亿元。
客诉与罚单齐飞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湖南监管局办公室公布的关于2023年上半年辖内保险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太平人寿被列入销售纠纷投诉量较多的人身保险公司。深圳监管局公布的关于2023年上半年保险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太平人寿亦被列入投诉量较多的人身保险公司;另外,太平人寿亦被列入亿元保费投诉量、销售纠纷投诉量、保险合同变更(保全)纠纷投诉量、普通人寿保险纠纷投诉量等多项指标。
企查查官网显示,太平人寿涉及的司法案件共390件,其中被告身份为311件,主要案由包括人身保险合同纠纷、保险纠纷等。太平人寿涉及的裁判文书数量为218起,其中被告身份为145起;太平人寿作为原告的涉诉金额为50万元,太平人寿作为被告的涉诉金额为899.72万元。
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博尔塔拉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太平人寿博乐中心支公司因虚列广告费用套取资金用于其他用途被罚款10万元,两位相关负责人均被警告并处罚款1万元。去年5月,太平人寿因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收到一张大额罚单,被央行上海分行罚款800万元,同时多名高管因负有直接责任均被处以罚款。此外去年,太平人寿还因诱导保险代理人进行违背诚信义务的活动,将本公司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与其他保险公司的类似保险条款、保险费率等进行片面比较,编制虚假业务资料等违规事由收到多张罚单。
今年2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人身险司发布《关于2023年度人身保险产品情况的通报》,指出部分人身保险公司对精算技术的科学应用重视不够,对精算人员履职独立性保障不足,发生率表使用以及费用率设定存在问题。太平人寿报送的某款年金保险产品,被点名平均预定附加费用率超过监管规定上限。
针对太平人寿年金险销售投诉等问题,记者致函太平人寿,截止发稿,尚未获得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