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
创始人
2025-07-13 20:45:04
0次
有哪些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急啊!!
竹简 在造纸术发明之前,我们的祖先也使用竹简作为文字的载体。竹简用的是皮薄而节长的竹子,先将圆竹锯成一定的长度,再破为一定的宽度,削光整平后,即成为简片。然后再用丝绳、麻绳、细皮条等分上下两道编连简片,即可用来刻写或书写文字。
竹简是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书籍形式。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册"字,象征着一捆简片系二道书绳,而金文中的"典"字则表示"册"在桌几上。
相传在汉武帝时,文人东方朔向皇帝上了一个奏本,用了3000多片竹简,派了两个大力士才抬进宫,所以竹简使用起来非常麻烦,而且时间长了会受虫蛀、腐烂,不能长时间保存。
雁是信使。鸿雁传书的故事源于《汉书·苏武传》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拘于北海。后来,汉匈和好,汉求放苏武等人,匈奴诡称苏武已死,苏武属下官吏常惠,夜见汉使,教汉使对匈奴称汉天子在上林射猎时,得从北而来鸿雁,雁足系有帛书,说苏武等人困于某泽中。单于得讯后大惊,不得不放回苏武。由此后人就将书信与来去有时的鸿雁联系起来,雁作为传递书信的使者屡屡出现在文人墨客的诗文中。如“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五代·李煜《清平乐》)“鱼书不至雁无凭,几番欲作悲秋赋”。(明李开先《宝剑记》) 不仅如此,古人,邮寄书信时,还用竹木或绢帛等制成雁的形状,中间夹着书信,以资邮寄。古人还用惊鸿代指美女。曹植在《洛神赋》中形容洛神宓妃:“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李善注:“翩翩然若鸿雁之惊”。“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南宋陆游《沈园二首》)这里用惊鸿来形容陆游的前妻唐婉之美。
马拉松
马拉松是古希腊的一个地名,位于雅典城东北30公里,它三面环山,东临大海。在公元前490年,波斯远征军入侵希腊,在马拉松这个地方布阵的消息传到雅典后,雅典就派出一名叫裴里匹底斯的信使前往斯巴达求援。这位信使用35小时走完了雅典到斯巴达的150公里路程。但是,斯巴达人回答的却是,月圆之后才能出兵。这需要等10天左右。至此,雅典人不得不靠自己孤军奋战。结果反而以少胜多,打败了波斯人。这位名叫裴里匹底斯的信使,带着胜利的喜讯,从马拉松跑到雅典城中央广场(跑距为42.195公里),向雅典公民高喊:“我们胜利了!庆贺吧!”随即倒地身亡。“马拉松跑”就是为纪念这件事而设立的。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