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我有经验的,因为我经常去登山,在这里分享一下,我一般是怎么分配体力的。
我们以海拔1000米的山为例,预计时间为4-5个小时。
先说下要带的东西:一个背包,水一瓶、火腿一根、面包一个、巧克力若干,钥匙手机等其他小物件,务必带上钱!一般山顶或者是途中会有卖水的地方虽然贵一点,但总比自己背着强。至于吃的最好自己背没多少重量,而且山上的食物不知放了多久,可能不新鲜。
来到山脚下,我们就先看地图,海拔1000米的山一般会有4次-5次休息,那么我们可以把爬山分为四个阶段,确定好每个阶段的位置就可以爬了。
第一阶段是从山脚到三、四百米的地方,大概全程的1/3左右的距离。
这个阶段基本上就是轻松的时候,刚开始走的时候兴趣正浓时,精力充沛,坡也比较平缓。这时候可以走快一点,尽量不要东张西望的拍照,因为和山脚下的人风景差不多。如果行动缓慢,很有可能就后力不足,浪费了太多的体力就不能到达山顶了,最好一鼓作气,走到我们第一个目标的位置上,这时候可以休息一会儿,拍照喝水,但是不要吃东西。预计时间为40分钟,休息2-3分钟。
第二阶段是从休息点再走1/4的距离,这时候可能就会出现比较陡峭的地方,但是不能放慢速度,还是要保持比较快的速度向上走,直到第二个休息点。可以休息5分钟,这时不要停留太久,很容易累的起不来。
第三阶段是从第二休息点向上200-300米的距离,直到剩下最后100米距离,到达第三休息点可以多休息,比如十分钟。这时候可以吃点巧克力补充能量,此时的体力就快到达极限,但是尽量不要吃太多东西,一般的人即使多休息一会儿,也不会放弃,因为离山顶很近了,基本可以看到,胜利就在眼前。
第四阶段是到达山顶最后的一段距离(这段不能超多150米,否则很难完成)。这时候不能冲刺了,慢慢爬,坚持住,因为总是会看到山顶,就在不远的地方。到了以后就可以吃东西喝水休息拍照看风景,征服一座山的感觉大有不同。
如果不着急的话可以多玩一会儿,下山的时候最多在第二或者第三个休息点休息一下。一般上山用时两个半小时,下山一个半小时就可以了。
不过往下走的时候要注意一下,有可能太过劳累,造成的腿部酸麻,这时候不是疼痛的感觉,而是略微有一些脚软,因此千万要注意安全,不求快,但求稳。